善財童子在師子城拜別寶髻長者後,接受了寶髻長者的建議,繼續南行前往藤根國的普門城,拜謁普眼長者。

據經文記載,普眼長者是一位大醫王,患病眾生來到普眼長者處,皆能獲得醫治;而且普眼長者還會以十波羅蜜法令一切眾生具佛相好、清淨,永離一切諸不善法。
對普眼長者的菩薩行,在《文殊指南圖讚》有一段「調香調藥,理身理心;運平等悲,利益無量;是生皆度,是佛俱見,得普見諸佛歡喜法門」的記載。
〈慈容十八現〉版畫、偈語與善財童子參訪普眼長者無關。版畫構圖豐富,背景中的岩、石、觀音坐蓆為陰刻,而觀音菩薩、天神、童子、楊枝、淨瓶、花、草則為陽刻。
觀音菩薩身著白衣,手持如意,右上方有一身披鎧甲的天神立於雲端上,右下方則有一童子與瑞鳥於觀音座前呈嬉戲奔跑狀。
偈語作者不詳,可能是明清之際的修行者所撰,而偈語「紫竹紅蓮垂色相,能言巧舌轉飛颺;箇中悟得玄機妙,轉眼回頭極樂鄉」,亦未被收錄在相關語錄禪典中。
從偈語之內容可以揣測出作者應以淨土信仰中的觀音做為創作動機,特別是「紫竹紅蓮垂色相」,就是一種慈悲無畏的化現。
當菩薩慈悲的以淨水普降之際,不僅僅是人、天獲得垂憐,甚至連地獄、餓鬼的極苦眾生都能獲得赦免,在「火燄化紅蓮」的救度中轉向極樂蓮邦。
這一段無畏與慈悲的示現,是久遠劫前菩薩和佛約定,這個美麗的約定,菩薩滿心歡悅的向佛說:
佛啊!但願我生生世世,如您,度盡一切眾生。
佛啊!請您和我守住這個約定吧!
佛啊!如果我捨離了這個約定,那麼,我願意碎裂成千片!萬片!
千劫萬劫中,菩薩沒有忘記和佛的約定;可是啊,無量無邊的眾生……
度盡?度盡?
菩薩和佛的約定動搖了,這一念心,將菩薩碎裂為千千萬萬片!
佛不忍,於菩薩的千萬碎片中說了:「善哉!菩薩!不要放棄我們美麗的約定啊!所有的善,所有的惡,所有的眾生都是虛妄!只要堅持我們的約定,妳會知道的!」
咒聲響起,梵音中,菩薩知道了!
若不是菩薩的無畏,又如何能紫竹紅蓮垂色相?
若不是菩薩的大悲心起,又如何能轉眼回頭極樂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