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居住正義與屋奴

 |2011.05.14
2460觀看次
字級

政府為落實「居住正義」推出多項方案,如課徵奢侈稅、放寬內政部與財政部青年安心成家方案與整合住宅補貼方案之房貸限制;其中的政策房貸最高可貸款七百二十萬元,年限最長三十年。這些政策雖立意良善,卻引發各界質疑,擔心未來利率一旦走高,將製造新一批屋奴,有違居住正義原則。

在馬總統的號召下,居住正義成為政策的最高目標。財政部提出的奢侈稅方案已獲立法院三讀通過,即將在六月一日上路;行政院院會日前通過「協助民眾實現居住正義多元安居措施」,放寬內政部與財政部的「青年安心成家方案」、「整合住宅補貼資源實施方案」,可合併使用,年利率現為百分之一點六四,合計最高可貸七百二十萬元,年限最長三十年。不過,這些措施是否真正能實現居住正義的目標,各界仍有質疑。

首先,奢侈稅方案雖造成買氣大減,對房價並沒有明顯影響。市場人士預期,奢侈稅方案在六月一日上路後,主要受衝擊的是二年內移轉的房屋,屆時可能抑制房價進一步飆漲,但不至於大跌。由於現行土地、房屋的課稅基礎與市價差距太大,給予財團、富豪極大誘因,口袋較深的炒家只要避開在二年內移轉房屋,仍然有獲利空間。政府若僅憑奢侈稅方案,就要達到居住正義的目標,顯然是緣木求魚。

其次,從國際經濟面來看,由於景氣明顯復甦,中國、印度等開發中國家需求大增,最近一年來原物料、貴金屬價格大漲;中國的消費者物價指數年增率四月逾百分之五,印度則逾百分之八,通貨膨脹壓力日益升高。目前國內利率雖處於低點,未來因應通膨壓力,利率可能逐步走高。學者質疑,政府推出多項政策性低利房貸,以國庫補貼利息,鼓勵民眾借貸,倘未來利率走高,民眾一揹就是三十年,後果不堪設想。二年多前,美國民眾因為揹負超額房貸吹起龐大泡沫,最後泡沫破裂,房地產一夕崩盤,引爆金融海嘯,殷鑑不遠。

第三,為抑制房價不合理飆漲,中央銀行自去年起多次實施選擇性信用管制,針對大台北特定地區進行管控;金管會亦金檢房貸承作量較大的行庫,緊盯銀行的放款品質。目前國內不動產放款餘額占國內生產毛額(GDP)比率已超過四成的警戒線。如今政府針對社會弱勢者大幅放寬政策房貸的貸款總額與年限,財政部更取消「青年安心成家」方案原本二千億總額度上限,並要求公股行庫積極承作,雖然出發點基於善意,但是一會兒管制,一會兒鼓勵,政策前後不一,也引發外界對政府「左手打房、右手護房」的質疑。

我們要提醒政府,「居住正義」的落實,重點在於「居住權」而非「所有權」,政府興建高品質的社會住宅出租給經濟弱勢民眾,並提供良好的管理,也可以實現居住正義,不一定要鼓勵他們揹起長年的房貸,讓他們成為屋奴。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