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底台北花博會絢爛閉幕,緊接著西安世園會(世界園藝博覽會)盛大開幕,這一開一闔之間,不僅象徵對於美的渴求;對於自然生態的珍惜,舉世皆然,人亦同心,更給兩岸文創與藝術工作者提供了揮灑的空間,來自台灣的琉璃工房就是其中之一。
在西安世紀金花鐘樓舉辦的「琉璃花博會」,展出近百件以花為創作題材的琉璃作品。琉璃工房創始人之一、中國大陸區事業處總經理王秀絹表示,此次「二○一一琉璃工房花舞琉璃創作藝術展」,以琉璃材質和脫蠟鑄造技法,表達琉璃工房對花朵絢爛生命的不捨之情。「花開十二」系列作品,讓月月有花開,美好常年在,也讓每個人找到屬於自己的花。「長安情調」則是琉璃材質進入生活領域的香檳杯作品。還有專為去年上海世博會設計的「好花常在」,體現了城市與自然的和諧共生。
離開電影 投身藝術
提起楊惠姍與張毅,電影愛好者應該不陌生,前者是台灣七十年代家喻戶曉的女演員,分別以《小逃犯》及《我這樣過了一生》兩度奪得金馬獎,《玉卿嫂》一片則讓她更上層樓,成為亞太影展影后。後者是台灣新電影運動中的風雲人物,與楊惠姍合作的《我這樣過了一生》讓他得到金馬獎及亞太影展最佳導演。
一九八七年,楊惠姍和張毅在演藝事業如日中天之際,離開電影投身當時華人社會還相當陌生的現代琉璃藝術,創立中國第一個琉璃藝術工作室──琉璃工房。「琉璃」兩字,是中國古代對玻璃的稱呼,他們兩人希望經由對琉璃材質的學習、創作,傳遞工藝之美,強調對歷史與文化的歸屬和依存意義。
如今,琉璃工房全世界有七十家藝廊,遍及兩岸四地、新加坡、馬來西亞及美國。據統計,至少有上百位國家元首,接受過作為贈禮的琉璃工房作品。楊惠姍和張毅則被公認為中國現代琉璃藝術的開拓者與奠基人。
一九九三年和一九九八年,琉璃工房兩次受邀至北京故宮博物院展覽,並有十件作品受到館方典藏。去年上海世博會,楊惠姍的《千手千眼千悲智》與張毅的《千一自在》兩件琉璃藝術品,一同受到上海世博會中國館永久典藏。
台灣孕育 大陸發光
十多年前,楊惠姍與張毅創立在上海閔行區七寶鎮的琉璃工房總部時,琉璃藝術還是一個完全不為人了解的新鮮事物,今天,人們已經能夠很自然的走進琉璃工房的藝廊參觀選購,或是自己收藏;或是饋贈朋友;或只是純粹享受美學經驗。也有許多中外人士在透明思考餐廳享用多國籍美食,更讚嘆整個由琉璃元素打造的環境。都會女性以佩戴透明思考的美麗首飾為時尚,而以琉璃材質切入家居與建材領域的新市場,更開拓了琉璃藝術文創的另一發展方向。
台灣的土壤孕育了楊惠姍與張毅,大陸的空間讓琉璃工房恣意揮灑,來自兩岸的一千多位年輕人共同工作,共同編織以琉璃向世界發聲的夢想。
去年底,由楊惠姍、張毅創辦並設計的上海琉璃藝術博物館正式開幕。在開幕當天兩位創辦人親筆題詞:「中國琉璃的事,一輩子不改變!」
除了琉璃工房傳奇的創業故事,楊惠姍與張毅的感情世界也非常引人入勝。他們是事業搭檔;是親密愛人,更是靈魂伴侶。
一個射手座,思緒像箭一般快速靈敏;一個處女座,執行能力達到百分之兩百。張毅曾經形容,他們兩個如同各自只有一隻翅膀的天使,非要抱在一起才能飛得起來。
在傳記《今生相隨》一書中,描寫了他們從電影《玉卿嫂》結緣,在電影《我的愛》中找到彼此的真愛,毅然決然離開電影圈之後,一起投入琉璃藝術未可知的世界。曾經不被祝福,最終成為真情不渝的典範。問過楊惠姍為什麼愛張毅,她說張毅開啟了自己的世界,像個父親幫她打理一切事情,讓她能夠專心創作。最後還俏皮的打趣,因為張毅很帥啊!同樣問題,張毅卻很含蓄,不以言語回答,臉上綻放了一朵幸福的笑容。
不僅工作在一起,生活在一起,他們還有許多共同的興趣,例如美食就是其中之一。旅行到那裡,美食的探險與享受也到那裡。曾經,楊惠姍說從琉璃工房退休之後,她想開一家小小的麵店,展現張毅媽媽傳授給她的拿手絕活。言猶在耳,上海新天地的透明思考餐廳就開幕了,小店成為兩層樓的時尚餐廳,當然也賣麵,只是裝在鑲了琉璃的碗裡。
楊惠姍愛狗,張毅因為愛她而愛狗。早在台灣淡水的琉璃工房裡,就收容了許多流浪狗,其中有一隻「旺旺」特別博得惠姍的喜愛。牠往生後,楊惠姍還以牠的形象親手設計製作了一件琉璃作品。在上海十多年的家居生活中,狗狗也是他們重要的精神寄託。
明年,琉璃工房二十五歲了,這一對琉璃工房的父親與母親,相愛相惜的故事歷久而雋永。
可親可賞可時尚 上海琉璃藝術博物館
「上海琉璃藝術博物館」坐落於素有文創產業孵化園之稱的泰康路,與近年興起的時尚觀光地標田子坊隔街相望。這座博物館由台灣著名藝術家楊惠姍、張毅精心籌備,歷時九百多個日子,於二○一○年十月十一日開幕,為中外觀眾提供一個欣賞、了解、走近琉璃藝術的場所,並向世界展現中國琉璃藝術的精粹。
巨型牡丹綻放 多媒體助陣
博物館總高十四點七公尺,外牆採用玻璃幕設計,使得陽光通透、視覺開闊,一掃博物館嚴肅、難以親近的形象。外牆上二朵巨型牡丹綻放,是由楊惠姍親自設計,以不銹鋼絲為材質,用五千多片花瓣組合而成,重達一噸半,寬度超過五十公尺。白天,花影靜謐;入夜,花姿絢麗。
源於楊惠姍、張毅兩人電影工作的背景,博物館特別設計了以電影院標準打造的3C微播影映廳,融入「小劇場」概念。開幕特展放映的是由新影響數字動畫團隊A-hha製作的八分鐘新片《女媧補天》。述說洪荒遠古時期人們互相爭鬥,陷入種種災難之中,使得天破了一個大洞。女媧煉石補天,乃至犧牲自己的生命,終於五彩石飛向天際,天空又歸於完整。這就是人與環境和諧的寫照,也是對美麗琉璃的期許。
創意、溝通與美的經驗
這個博物館融展覽、收藏、知識、美食、購物於一體。一樓彙集了餐廳、禮品店、書店。在琉璃五彩傾照的寬敞環境裡,塵世的喧囂與浮躁漸漸遠去。享用風味獨到的各地美食之外,人文氣氛濃郁的書屋,陳列了中外藝術創作類以及人文類圖書和雜誌。禮品店以簡潔、純淨的白為主色調,讓位給流光溢彩的琉璃唱主角。
走進二樓展廳,不同區間展示風格各異的作品。在中國古琉璃收藏區,近百件古代琉璃珍品,帶著訪客穿梭時光隧道,彷彿看見聽見古人感嘆「琉璃易碎彩雲飛」的浪漫。在國際大師作品區,來自日本、瑞典、美國、捷克眾國際大師的傑作,風格強烈,美不勝收,而每一件作品背後都藏著一段藝術家之間惺惺相惜的故事。
曾在十九世紀巴黎世界博覽會亮相、被譽為「世界琉璃之父」的法國藝術家Emile Galle的作品,呼應著二○一○年上海世博會中國國家館「東方之冠」永久陳列的楊惠姍作品「千手千眼千悲智」,古今東西,琉璃串聯了藝術家的氣息。
在楊惠姍作品區,五十七件佛造像作品集中展示了楊惠姍二十四年的辛勞,陳列方式巍巍壯觀,處處流露她對琉璃藝術的熱情與堅持。
未來上海琉璃藝術博物館將定期開辦各類活動,諸如研討會和講座,還有主題之夜,讓大眾有機會現場親身體驗,製作屬於自己的創意作品,了解中國琉璃文化。
愛與惜,今生相隨
除了琉璃工房傳奇的創業故事,楊惠姍與張毅的感情世界也非常引人入勝。他們是事業搭檔;是親密愛人,更是靈魂伴侶。
一個射手座,思緒像箭一般快速靈敏;一個處女座,執行能力達到百分之兩百。張毅曾經形容,他們兩個如同各自只有一隻翅膀的天使,非要抱在一起才能飛得起來。
在傳記《今生相隨》一書中,描寫了他們從電影《玉卿嫂》結緣,在電影《我的愛》中找到彼此的真愛,毅然決然離開電影圈之後,一起投入琉璃藝術未可知的世界。曾經不被祝福,最終成為真情不渝的典範。問過楊惠姍為什麼愛張毅,她說張毅開啟了自己的世界,像個父親幫她打理一切事情,讓她能夠專心創作。最後還俏皮的打趣,因為張毅很帥啊!同樣問題,張毅卻很含蓄,不以言語回答,臉上綻放了一朵幸福的笑容。
不僅工作在一起,生活在一起,他們還有許多共同的興趣,例如美食就是其中之一。旅行到那裡,美食的探險與享受也到那裡。曾經,楊惠姍說從琉璃工房退休之後,她想開一家小小的麵店,展現張毅媽媽傳授給她的拿手絕活。言猶在耳,上海新天地的透明思考餐廳就開幕了,小店成為兩層樓的時尚餐廳,當然也賣麵,只是裝在鑲了琉璃的碗裡。
楊惠姍愛狗,張毅因為愛她而愛狗。早在台灣淡水的琉璃工房裡,就收容了許多流浪狗,其中有一隻「旺旺」特別博得惠姍的喜愛。牠往生後,楊惠姍還以牠的形象親手設計製作了一件琉璃作品。在上海十多年的家居生活中,狗狗也是他們重要的精神寄託。
明年,琉璃工房二十五歲了,這一對琉璃工房的父親與母親,相愛相惜的故事歷久而雋永。
近三年楊惠姍的展覽
◆2010年 一百年,開出一朵琉璃花──楊惠姍2010現代琉璃創作藝術展
展出地點:新加坡、馬來西亞、香港、美國
◆2009年 千手千眼護人間──楊惠姍二十年琉璃佛像展
展出地點:台灣高雄佛光山佛光緣美術館
馬來西亞佛光山東禪寺佛
光緣美術館、中國陜西法門寺
◆2008年 澄明之悟──楊惠姍現代琉璃藝術展
展出地點:台灣台北、馬來西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