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流浪者的搖籃

 |2011.05.01
1029觀看次
字級

台灣的青年流浪者是幸福的。自謝旺霖得到第一屆流浪者計畫獎助金後,這個台灣的流浪者活動,已跨入第八個年頭。期間得到獎助的青年回台後,也陸續留下個人的流浪紀實。

其中台北藝術大學的張子午,效法西行的玄奘與向東的馬可波羅,騎著自行車穿越歐亞大陸,記錄這片大陸相連卻殊異的變貌。武術老師黃鴻璽前往中國山東「長拳」發源地取經,習武觀摩後回台編製適合台灣青少年學習的「長拳」教案。春風歌劇團當家小生李佩穎至陝西及北京,參訪中國傳統戲曲團體、觀摩劇種經營,並學習秦腔《武松殺嫂》。地質工程師楊哲一前往中國,以「水泥廠與礦山」為主題,藉由影像拍攝並製作明信片,向大眾傳達「搶救地球」的呼籲。還有從事設計的李彥志在踏入創作世界後,突然發現自己迷了路,不知該往那裡去?好像走進了死路,無法突破之餘,藉著「流浪」摧毀原本的世界,重新建構世界的模樣。

曾經在年少時因「流浪」而打開自己的視野,雲門舞集創辦人林懷民於二○○四年榮獲行政院文化獎時,決定將獎金捐給雲門舞集文教基金會成立「流浪者計畫」。計畫獎助對象分為「啟蒙組」與「專業組」,年齡限制在四十五歲以下,願意獨自一人至亞洲地區流浪者,二○一二年的活動將於今年五月至七月開放徵件。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