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張雅雯台北報導】台北市最新小一學童氣喘防治過敏篩檢報告顯示,兩成為氣喘高危險群,過敏原超過九成都是塵←,然而台灣氣喘衛教學會發現,並非換季期間才容易誘發過敏,全台一年三百六十五天的相對溼度都超過百分之七十,使得塵←更加活躍,加上溫差與空氣汙染也會誘發過敏,呼籲預防氣喘首重這三項「過敏指數」,超過警戒值就應做適當的保護。
台灣氣喘衛教學會理事長黃立心表示,過敏體質者若讓氣管長期處於慢性發炎,初期症狀就是久咳不癒、感冒超過十天仍未改善,當遇到病毒誘發或大量過敏原刺激,小氣管會因腫脹變窄,導致呼吸急促的氣喘急性發作。
不過多數患者缺乏初期治療的意識,黃立心以北市氣喘高危險群學童為例,進一步以問卷進行分析,其中六成被認為有氣喘,但僅一成七有規律治療,因此有一成三反應一年內曾因氣喘急性發作而就醫、一成二曾因氣喘而缺課。
氣喘衛教學會從前年九月起,在網站上提供了「過敏指數」紅綠燈,黃立心表示,這是一項可幫助過敏體質者自我保護的指標,分析至去年底的數據發現,全台超過三百天的相對溼度都超過警戒值,而潮溼正是塵←容易生長的環境,因此室內除溼是必要的措施,控制相對溼度在百分之五十至六十為佳。
溫差大容易引起感冒,「過敏指數」統計顯示,換季期間溫差紅燈、也就是超過七度的比率近四成,北部全年有半數時間都是警戒狀態,因此更應做到外出添加衣物;此外,空氣汙染嚴重時,過敏者外出應戴口罩防護。
黃立心建議,民眾可將「過敏指數」燈號下載到電腦桌面,以便於每天自我提醒,同時學會定五月一日在台北市自來水博物館舉辦「二○一一世界氣喘日嘉年華會」,宣導預防過敏氣喘的衛教知識,活動免門票入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