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有情淚霑臆」,語出杜甫〈哀江頭〉:「少陵野老吞聲哭,春日潛行曲江曲。江頭宮殿鎖千門,細柳新蒲為誰綠。憶昔霓旌下南苑,苑中萬物生顏色。昭陽殿裡第一人,同輦隨君侍君側。輦前才人帶弓箭,白馬嚼齧黃金勒。翻身向天仰射雲,一箭正墜雙飛翼。明眸皓齒今何在,血污遊魂歸不得。清渭東流←閣深,去住彼此無消息。人生有情淚霑臆,江水江花豈終極。黃昏胡騎塵滿城,欲往城南望城北。」
杜甫一生寫過許多與「曲江」有關的詩歌,這首〈哀江頭〉便是其中知名的一首。詩計二十句,前四句寫出杜甫重遊破敗的曲江所引發的撫今追昔之感;中間八句寫出記憶中唐玄宗與楊貴妃遊幸曲江的盛事;最末八句寫出感傷於貴妃之死和玄宗出逃,並藉以哀歎曲江與戰後長安的昔盛今衰。
杜甫於安史之亂後重遊曲江,見其衰敗有感而發。一生亟思「致君堯舜上」的詩人,雖以詩中大段文字回憶玄宗與貴妃的故事,但詩之前後卻都是詩人自己的身世之感。
從「少陵野老吞聲哭,春日潛行曲江曲。江頭宮殿鎖千門,細柳新蒲為誰綠」,可以想見杜甫在安史之亂後只能無聲痛哭的景象,在春暖花開的良辰好景之際,不免偷偷地重回長安曲江。但見重門深鎖的破落,不免感嘆細柳新蒲究竟為誰而綠?
因此在重遊曲江、回憶過往繁華之際,杜甫體認「人生有情淚霑臆,江水江花豈終極」之理,人事全非足以令人感傷,但無情的江水與花草樹木卻全然不理會人事之變化,花自開放水自流,唯有有情之人觸景傷情,久久不能自已。
杜甫之難以忘情,更可由「欲往城南望城北」看出,明明應該離去了,卻不由得總是要回望城北已然破敗的皇城,可見杜甫眷戀之深。
是以,「人生有情淚霑臆」道出了有情之人面對昔盛今衰所發出的最大傷痛之。淚水不止,沾濕胸前大片衣襟,仍其痛楚卻是深入內心深處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