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黃映禎台北報導】夏天到了,如果到海邊玩水,可千萬記得別把垃圾留在海灘,破壞環境,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昨天公布一項國內首見的大規模海灘廢棄物監測結果,超過五成的垃圾,是民眾遊憩時留下的。
基金會從西元二○○○年開始,號召全台各地民團體,展開海灘廢棄物監測,多年來分別在基隆、台北、台南、高雄、花蓮等地撿起垃圾超過七萬件,其中與遊客留下及被傾倒的廢棄物占大宗,另外是海上船隻丟下的。更有醫療與個人衛生用品。根據統計,其中以,塑膠碎片最多,其餘分別是瓶蓋、吸管、沖天炮、玻璃瓶碎片、保麗龍和塑膠袋。
基金會指出,除了來自民間的廢棄物外,全台還有六處掩埋場設在海岸,九處設在河岸,每逢颱風或下雨,垃圾隨著雨水衝至海洋,造成海洋環境沉重的負荷。
環保團體強調,環保署、各地環保局常舉辦「大拜拜」式的淨攤活動,無助於減少垃圾量,最重要的是必須針對垃圾製造源頭加以制止。目前雖有「漁港法」、「商港法」、「海洋污染防治法」、「廢棄物清理法」和「海岸地區環境清潔維護計畫」,但對廢棄物處理不當並無罰責,應全面清查廢棄物來源,並擬定減少廢棄物的對策。
除了沙灘可見的廢棄物,隱藏海底的垃圾更不在少數,有甚者更會破壞海洋生態,危及海底生物棲息。中華民國珊瑚礁學會常務理事郭道仁說,監測結果發現海底有不少廢棄物,郭道仁表示,例如脆弱的珊瑚叢,只要一根小小的吸管附著,便足以對珊瑚礁的觸手造成利刃劃過般的傷害,如果垃圾卡在中間,時間一久,後果更不堪設想。
另外,環保護昨天公布,全台十處的海水浴場通通符合海洋環境品質標準,其中以福隆、西子灣及旗津三處海水浴場的水質最佳,屬於優級的海域。環保署強調,近岸休憩海域水質每兩週監測一次,將持續監測至九月底,並定期公布監測結果,提供民眾出外休憩、娛樂參考,有需要的民眾可上環保署網頁查詢,網址為:http://www.epa.gov.tw/bea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