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唐》裡的名山大川當屬「瓦崗寨」。瓦崗寨位於今河南滑縣最南部,有天下第一寨之稱。但別以為瓦崗寨是座高山,它實際更近似於軍事要塞。
據史書介紹,隋時瓦崗緊鄰黃河。因黃河多次泛濫,使這裡沙丘起伏,草木叢生,蘆葦遍地,人煙稀少,適於隱藏亦便於出擊。
此外,瓦崗北臨黃河白馬渡口,南與通濟渠相望,進退方便,易守難攻,堪稱絕佳軍事戰略要地,當時的起義軍為自衛和聚集力量,築了一方圓二十餘公里的土圍子,故稱瓦崗寨,沿襲至今。瓦崗寨雖非山川,卻兼有山川之利,秦叔寶、程咬金、徐茂功等人想不成大事都不行啦。
《說唐》裡還有座名山也是聞名遐邇,就是「李元霸錘鎮『四明山』」的那座山。這段書隋唐十幾條好漢大半出場,李元霸、宇文成都、裴元慶等前六條好漢都有交手。
四明山也確是海內名山,還是道教的第九洞天。只是它位於浙東,可書中明明說,十八路反王齊聚四明山,是為了狙擊沿大運河下揚州看瓊花的昏君楊廣,這些反王地理再不好,也不至於跑到寧波一帶去啊。
這很可能是古人地理知識有限,或張冠李戴,或信口開河,才造成了一個失誤。許多戲曲也注意到這個問題,對此地名進行了修改,像京劇《四平山》、湘劇《四盟山》,都是利用諧音消弭這個失誤。
小說裡的最著名大川要算「大運河」。大運河最早就是隋煬帝命令開鑿的,隨大運河北起涿郡,南至餘杭,是楊廣為滿足自己私欲開鑿的,就像小說所說,為了到揚州看瓊花。
雖然這條運河直接導致隋王朝的覆滅,但客觀上它像條紐帶連接了華夏南北。正如唐人詩詠歎的:「盡道隋亡為此河,至今千里賴通波。若無水殿龍舟事,共禹論功不較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