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肇興個展 處處可見愛女影子

郭士榛 |2011.04.13
2197觀看次
字級

【記者郭士榛台北報導】《血誌》與《異浪》兩系列作品,是創作者劉肇興的人生經驗,互為因果,密不可分,沒有《血誌》的錐心刺骨,《異浪》便成了簡單的形式遊戲,沒有《異浪》的沉靜慰藉,《血誌》帶來的恐懼無從抒解。「劉肇興個展:血誌‧異浪」即日至五月一日於鳳甲美術館展出。

館長翁淑英指出,「血誌‧異浪」是二○○三至二○○九年間創作。當時,劉肇興年僅五個月大的幼女被診斷出血癌,在與癌症搏鬥的五年間,劉肇興作品結構都以癌症治療的經驗為主軸,創作影像是將女兒以數位重疊方式大量複製,並配合有關她治療或成長的影像,如《驗血報告》背景的紅白轉換隱喻她的臉色,《Blasts》中嬰兒學步的腳印,或《髮線》長達一年的頭髮生長紀錄。《血誌》系列作品成為劉肇興家庭療心的儀式。

《異浪》系列是二○○八至二○○

九年間,劉肇興接受知名畫家巴瑞葛特的邀請,在他的畫室觀摹研討有關海浪題材。他在觀摩海浪畫作中似乎看見渺小的自己身處巨浪,穿越未知的領域;有時又像目賭無際的海平線,等候黃昏的最後一絲光影逝去。這些想像其實反射了作者當時悼念愛女初逝,而佛教的時空概念,在他創作《異浪》系列時也不時湧現。

翁淑英強調,對劉肇興而言,科技的使用不在於它的新奇,而是在於能為藝術家對仿真與繪畫性結合的美感語彙帶來各種可能性。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