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院拍板定案,性交易除罪化,地方政府可於特定區域,規畫性交易的合法場所,但為避免影響民眾生活,必須與文教、宗教等設施有適當距離。
但,設立特定區域,可能嗎?且不談國光石化、垃圾場及焚化爐,政府即使要推動社會住宅、老人安養院、精神病患中心,鄰近社區都反對,「不要設在我家後院」已成「社會共識」,有人願意隔壁是性工作專區嗎?
台北市、台中市等十二個縣市都反對,台北市長郝龍斌表示,台北市人口密集,很難找到百分之百沒有負面影響的地區;澎湖縣長說澎湖是淨土,近年推動心靈改革,不贊成設紅燈區,這是當然,澎湖人連賭場都反對,怎麼可能同意紅燈區?
所以,設立性交易特定區,看似政府開明政策,但恐怕官員心知肚明,不會有任何縣市點頭。
日日春關懷協會認為,這是小小進步,但仍過分保守;性別人權協會認為,無法照顧真有生存需要的性工作者,如萬華的年長流鶯,不可能遠赴性專區,因為遠離生活圈非常不便。
這些推動性交易除罪化的團體,恐怕天真了些,政策是否保守、流鶯是否願意「遠赴」專區,都不是問題,因為根本不會有專區,這無關政府開明與否,社會無法接納才是關鍵。
歐洲許多城市有紅燈區,但性交易問題仍層出不窮,管理棘手;美國知名的紅燈區在拉斯維加斯,因為四周是沙漠,台灣那有這種地方?
民調顯示,逾七成民眾贊成有條件開放紅燈區,但前提是「別在我家隔壁」,台東縣長黃健庭說,「紅燈區會汙染台東環境」,不過他補充,如果設在其他縣市他沒意見。
這種「以鄰為壑」想法可以理解,但那個「鄰」會點頭?還是如國光石化一般,設在外國?
謝淑美(台北市/公務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