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節將至,又逢連續假期,若大人都「應景」的配合商人促銷,帶孩子上遊樂場、買玩具,而學校不出作業,如此的「慶祝」,孩子們真就能是「天天快樂的兒童」?
有次,在廣州白雲機場,飛機延遲了三小時,身旁經常往返兩地賺錢的媽媽說,每次回台灣,託人照顧的三歲孩子連她上洗手間,也哭著不准關門,當她又得出國時,孩子更是緊抓著她不肯放手。
每次,她都告訴孩子,媽媽今年可賺一個冰箱、換更好的電視,買更好的…更好的…;等媽媽回國就帶你去麥當勞、去遊樂場、去…。
她的話讓我很感嘆,我告訴她,別再一直用物質讓孩子等妳歸來,再一次次傷心不捨的目送妳離去,妳無法換工作,但可用善巧諸法讓孩子感受妳的關愛,譬如回台灣時,多擁抱孩子,聽孩子的童言童語的心聲,多讀些童趣且富教育意義的書給孩子聽,多帶他到大自然走踏,多動手煮家常菜給孩子吃。
在出國期間,在轉機時寄張畫有大大的愛心的當地明信片給孩子,讓他感受「媽媽愛我,我並不寂寞」,電話裡的簡短溫言慰語,相信是孩子渴冀的;我並說,妳已錯過許多孩子成長心情的分享與陪伴,更不該一味用物質來餵養渴盼親情的孩子。
說完後,我望著那神情不解媽媽,霎時間,我彷彿聽到孩子的哭聲。
擁抱你的孩子、肯定他的長處,耐著脾性多傾聽孩子心聲,挪時間多陪伴孩子,用心經營親情,讓孩童在每一個日子,都能感受到父母、師長的關愛,才有實質效用,善用關愛讓每天都是兒童節。
石鵬來義(高雄市/家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