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因應可能面臨的缺水危機,經濟部積極推動「水再生」計畫,首度於楠梓加工出口區設「再生水模型廠」,每日可產出一千八百公噸工業再生水,供應日月光、楠梓電等工廠使用,操作營運兩個月,廠商反映良好,且水質穩定,比自來水還優良,為台灣的替代水源再找到一條活路。
經濟部考量南部缺水量大、楠梓加工出口區每頓水產值高達一萬兩千元,因此協調日月光,耗資七千四百萬元,將楠梓加工區作為再生水示範廠址。
目前模型廠每日可以處理四千公噸的工業用廢水,並產出一千八百公噸低導電度軟水,水質比自來水水質還優良。模型廠所產出的再生水,若作為冷卻水塔補充水,可提高濃縮倍數,有效降低藥劑與人力費用,此外也可降低受颱風、豪雨等極端型氣候影響。
在昨天的成果說明會中,經濟部長施顏祥指出,世界各國推動再生水多以生活汙水為水源,很少進行工業綜合廢水再生利用,經濟部推動工業廢水再生,已建立可行性驗證,象徵國內的技術已足夠讓工業用廢水轉化成可再利用的再生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