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百態】──談驕態 眼睛長在頭頂上

吳東權 |2011.03.28
7123觀看次
字級

我們常聽說某人很「驕傲」,其實驕與傲是兩回事,驕是從表面上形之於色,所謂驕色、驕氣、驕恣、驕躁是也;傲是在內心養成的氣概,所謂傲骨、傲慢、傲悍、傲世是也。驕者必敗,猶如龜兔賽跑中的白兔,一無可取;傲者雖然令人側目,但是猶如秋菊傲霜、寒梅傲雪,多少還有點骨氣,這兩者合而為一,既驕且傲,則目中無人,不可一世,結果肯定不會有什麼好收場!

社會上有些人也許是僥倖含著金湯匙出生在豪閥之家,擁有錢多權大、漂亮英俊等等先天的優勢,覺得自己與眾不同,金枝玉葉,於是洋洋得意,趾高氣昂,視周遭的人都比自己矮半截,好像真的是鶴立雞群,超人一等;也有的人也許是從小就被父母寵養溺愛,千依百順,於是自己就把眼睛移植到頭頂上,睥睨左右、目無餘子,一臉驕色、滿身驕氣,幾乎不相信天外有天,人上有人,於是就擺出驕態,顯出驕矜,氣指頤使,放縱無禮,讓人無法領教、難以消受。

所以說,驕態之形成,與家教有密切的關係,據專家分析,當前的兒童,在父母放縱寵愛下,有十種習性可能就是往後表現驕態的肇因,那就是自以為是、耍壞脾氣、吵著購物、使小心眼、霸道蠻橫、目無尊長、自私自利、輸不起、愛頂嘴。做家長的如果都依順著,放任兒童養成這些習性,孩子們長大後自然而然地就誤以為那些行為都是理所當然的,驕態隨之而來矣!

有了驕態會怎麼樣呢?大家都知道這些成語:「驕兵必敗」、「驕子必毀」、「驕女爭食」、「驕心邪僻」、「驕行敗德」、「驕盈無厭」、「驕溢傾家」等等,都不是好兆頭,小自亡命傾家,大至敗軍喪國,可見這驕態真不是好樣的,歷史上多少活生生的例子,告訴我們做人不可有驕態,可惜大家都不太注意:

《高帝紀上》載:「項梁再破秦軍,益輕秦,有驕色,宋義諫之不聽。秦益章邯兵,九月,章邯夜銜枚擊項梁,大破之,殺項梁。」後人評曰:戰勝而將驕卒惰者敗。《漢書魏相傳》云:「恃國家之大,矜人民之眾,欲見威於敵者,謂之驕兵,兵驕者滅。」史上有數不清的「因勝而驕、因驕而亡」的實例,倘使當年項梁勝而不驕,謙虛接受宋義的勸告,後來的歷史恐怕必須徹底改寫了。

西哲斯賓諾莎對人的驕態有深刻的研究,他說:驕態是驕傲的表現,驕傲是由於一個人自視過高而引起的快樂。他說:最大的驕傲與最強的自卑,都是對於自己本身最大的無知、加上心靈的軟弱,驕傲的人厭惡遇見高尚的人,只喜歡附和或諂媚他的人,因此他對事物判斷不清、善惡分辨不明。

因之,學者遂將人們驕傲的本質分為四類:權能的驕傲、知識的驕傲、德性的驕傲、靈性的驕傲。因而有許多驕態十足、目空一切的人,並非他真的是權能俱備、知識豐富、德性高超、靈性純潔,而只是他自己自以為是、想當然爾。有真才實學、德行修持的人就不會輕易流露驕態,而常常把驕色、驕氣掛在臉上的人往往就是夜行次哨、咳嗽壯膽的人,難怪富蘭克林會說

:「虛榮是驕傲的食物,輕蔑是驕傲的飲料。」原來無能的表徵、心虛的面紗就是驕態。

基於這些緣故,有些秉性驕恣的人也會收斂些,採取遇強則弱、遇弱則強;逢高則低、逢低則高的原則,看到強者高者,就壓低姿勢,諂媚巴結,逢迎攏絡,作為自己驕態的後台,抬高身價的背景;遇到弱者低者,就升高姿勢,端起架子,耀武揚威,標榜自己的高貴,不把人家看在眼裡,這種人品,是人群中最常見,最普遍,也是最不入流的,比那些驕傲成性的人還要低賤。

所以,《朱子家訓》云:「見富貴而生←容者最可恥,遇貧窮而生驕態者賤莫甚!」陶覺也有類似的名言:「毋以身貴而賤人,毋以家富而驕人。」

在私立小學門口,用名牌進口轎車送來的小朋友,對乘公車或機車來的同學所流露的表情,那就是初期的驕態,如果不加疏導,往後就是驕恣無度的苗種。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