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森林裡,孩子們看得到也摸得到各類野生動物,也有機會學習騎馬和驢子,還會接觸大量的樹種與昆蟲,Mr. Reiner 笑著跟我說,他的女兒比他更了解大自然。

不過有很多家長會質疑森林幼稚園的安全或衛生問題,關於這點,相關學者曾做過統計,發現森幼的孩童發生意外的比例其實比一般幼稚園還要低,報告中也指出,因為孩童們長期在戶外活動,森林幼稚園的孩童也比較少生病。
另一個有趣的統計指出,因為森幼孩童在大自然環境裡學習爬樹及多樣化的手動創作練習,使得孩童在手的肌肉發展上明顯穩健許多,日後在學習握筆寫字時變得相當容易。至於父母關切的衛生工作,森幼教職人員也非常重視,孩子們在活動前後、用餐前後、回家前都要洗手。
森林幼稚園到底上些什麼課?走進森林區域可見到不同的區塊。有些區塊是跟符號、繪畫、色彩有關,在那裡孩子進行戲劇的活動;有個區塊是大樹挑戰區,孩子們來到百齡老樹前練習攀爬;有個區塊是提供孩子不同的戲劇體驗,包含了主題性的童話故事如《白雪公主》、手指戲劇、或其他與大自然相關的,如四季的演述。
如果因故事需要,必須建造雪屋或小木屋,孩子們就會發揮想像力,利用相關的自然建料,如泥土、雪堆、樹枝,共同建造小屋,雖然不見得很完美,但孩子們親身參與每一個環節,從中培養了學習的專注力。
離開了教室的課桌椅,森林幼稚園的學習,讓人乘著時光機,再次回到古老時代以大自然為師的體驗生活。
森林幼稚園的自然體驗學習,得到了許多德國家長高度肯定,但也有許多持反對看法的家長。具實驗性的森幼給家長帶來的思考是,孩子們上完了三年森幼,可能比一般孩童更懂得天文地理跟自然環境,但是在六歲必須進入到正規的小學系統時,是否可融入一般制式化的學習環境?還有,老師教育孩子的方式也完全不同,當孩子的課業趕不上其他同齡的孩子時,家長可能要花費上更多心力來協助孩子。
相信森幼系統的家長,堅信這三年的自然體驗學習將為孩子帶來積極品格發展的正面影響,而持反對看法的家長卻認為,孩子的品格發展學習是長期累積的學習總合,可能無法從短短三年考量。不過,如果讓我們回到森林幼稚園的最開始,它的誕生的確為新世紀教育工程,注入了全然不同的學習經驗。
(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