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積極面對兩岸人才競爭

 |2011.03.18
2565觀看次
字級

國台辦日前宣布,今年招收對象從台灣學測的頂標生,擴大到前標生。使招生對象從我國學測考生的前百分之十二,一舉擴大到前百分之二十五,足足增加了一倍以上。

兩岸爭取優秀學生的態度,始終處於不對等狀態:大陸積極進取,條件優厚,我方綁手綁腳,關卡重重。大陸招收台生,開放包括北大、北京清華、上海復旦等所有大學,沒有任何限制,台灣任何大學的學生只要學測成績夠標準,都可以申請入學。

我方限制包括陸生不能進醫學、國安等相關科系、不給獎學金、不加分、不可以打工;畢業後不能考職業証照、不能在台灣工作、限制就學學校等,形成「三限六不」。表面上,這是維護台灣學生的權益,但也大幅限縮了陸生來台的吸引力。

全球競爭人才大陸早已開跑,去年只招學測頂標學生,有八十多名台生決定跨海西去。今年,大陸再放寬招生條件,必然更增誘因。而台灣呢?原定去年九月招收陸生已跳票,今年能否開始,尚在未定之天。國內慢吞吞許多大學已經焦急萬分,如今面對大陸的新招,更是急得跳腳。

面對新情勢演變,教育部仍是老神在在,提出「台灣的大學素質比大陸好」、「我們只承認對岸三十七所大學學歷,學生選擇要三思」,「雙方有默契,各招收對方二千人」等的老話對應。

要提醒的是,以前大陸只招頂標生,是兩岸頂尖大學硬碰硬,也許國內的大學仍有優勢。但今年開始,大陸擴大到前標生,招生對象頓時大增到三萬人以上。也就是說,只要學測成績五十八級分,可以進東吳、輔大、淡江的老牌私立大學較好科系的學生,都可以申請大陸的頂尖大學。這是大陸的頂尖大學對上台灣的二軍大學,吸引力如何?恐怕不是教育部說了算的。

而所謂我方只承認大陸十所頂尖大學學歷的說法,也是自欺欺人。教育部承認學歷的作法是「最後學歷」,並非「所有學歷」,赴陸讀大學的台生只要到歐美、甚至東南亞任何一所大學取得碩博士學會,來台承認學歷就毫無問題。

至於只招收二千人的擋箭牌則更脆弱。這個數字只是「默契」,沒有任何法律效力,大陸學校那麼多,教育部有能力一所一所算有多少台生就讀嗎?

拿著大陸一流頂尖大學的學歷,不論留在大陸工作,或赴歐美國家,回台就業,只要不進官方機構也都不成問題。這樣的不對等競爭,教育部能還把國內優秀學生「綁」多久?

我們不是要澆教育部冷水、長他人志氣,台灣的大學也的確有其特色,水準並不差,但連教育部官員都坦承,對國內大學招生有「小衝擊」,實際衝擊就可能更大。

家長、學生有眼睛,大陸各方面的發展急起直追,很多方面已有超過台灣之處,連歐美國家也引以為戒。尤其是人才競爭,成果雖非朝夕可見,但台灣如果限制太多,長此以往,對國內高等教育一定會有不利影響。大陸方面吸引台生招數一年一變,難保明年不會有更犀利的做法,政府主管教育部門要有長遠規畫,動作要快。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