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一般人對計程車司機的印象都不太好,舉凡在路邊等客時聚集賭博、口嚼檳榔、抽菸,或是開車鑽來鑽去不守規矩。但隨著時代進步,計程車行業也可以很先進,趕上時代潮流,為大眾提供一流的服務。
三月六日的佛光山福慧家園共修會,由南台別院住持妙勤法師主持,以「人生方向盤--計程車」為主題,邀請國際佛光會中華總會南區協會副會長楊政達、計程車司機邱銘全、國際佛光會亞洲總部何瑋馨、佛光會督導薄培琦等人,與七百位民眾分享從事計程車服務的甘苦談、香港的計程車界概況、搭乘計程車的經驗與注意事項等。
妙勤法師表示,有位計程車司機一年可以賺進百萬元,因為他很用心建立自我品牌形象,不但穿西裝、打領帶開車,還做了很多別的司機不會做的服務,工作經驗告訴他,顧客滿意才是王道。所以,佛法在生活中求,任何職業都可以行「六度」,掌握人生的方向,而實踐「六度」,才能安全到達目的。
專職開計程車的邱銘全分享說,身為計程車司機必須有駕駛執照,並且考取職業登記證,讓客人坐得安心。時代在改變,尤其很多國外廠商來台,計程車行老闆會要求司機服裝整齊,司機本身也會改變自己的形象,扮演好自己的角色。此外,計程車不只載人,還有其他服務項目,比如代客搬家、買東西、繳費等,只要找到信任的司機,就可享受服務。
來自香港的何瑋馨提及,香港地少人多,租金貴,計程車司機沒什麼娛樂,只能在車上聽收音機。早期受到英國賽馬的影響,香港流行賽馬賭博,計程車司機也沉迷賽馬,過去佛光山法師在香港弘法時,每當賽馬日,計程車司機便拒載出家人,因為他們認為出家人光頭,會讓他們輸光。為了改變香港人的成見,星雲大師每次在香港搭計程車,都會另外付小費給他們歡喜。經過多年努力,許多計程車司機慢慢改變觀念,也喜歡聽經聞法,成為佛教的護法信徒。
女性單獨坐計程車時,要注意哪些事情?佛光會督導薄培琦指出,除了選擇有執照的計程車,也可透過無線電、一一○或便利超商叫車,比較有保障。上車前,要注意車門上的車牌號碼,並注意椅子是否有往下壓,防止有人躲在椅座下。
計程車司機每天遇到的狀況也很多,比如常有客人遺落物品或現金。南台佛光幼童軍團團長郭昭妏帶領幼童軍團,賣力演出《拾琴不昧》短劇,教導大家要有拾金不昧的精神與道德情操,不屬於自己的東西要物歸原主,不私自占有,讓人生更有價值與尊嚴。
「其實每個人都在開計程車,我們的身心就好像一部計程車,緊緊握著方向盤開往人生目標。」楊政達表示,目標可以使人心堅定,即使千金萬擔也能挑;而信仰的目標,就是實踐菩薩道,解脫煩惱。
楊政達將人生的目標定為道業、事業、家業。在道業上,不管扮演什麼角色,都要盡力「布施」,將角色扮演好;在事業上,跟著星雲大師的腳步推行三好運動,改變人際關係,提升員工工作效率;在家業上,夫妻間有共同的話題與目標,好好握住方向盤,開往佛光淨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