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吳舜涵
圖/吳舜涵
文/吳舜涵
這個夏季,我飛往加拿大展開為期二個月的海外實習,在多倫多佛光山參與了許多「心靈關懷」活動,透過傾聽、陪伴與支持,給人精神心靈上的支持,豐富啟發了生命。
心靈關懷組義工培訓稱為「Coffee Time」,每次都有不同的主題與分享,談論「度過難關」時,一位師姐分享她移民初期的不適應、跑馬拉松的堅持,以及無法在家鄉陪伴至親離世的無奈。
我聽著大家討論如何自我和解、尋找生命意義,雖然無法完全體會,但我理解到「每個年齡層都有不同的煩惱」。原來,面對難關不用急著害怕,而是要勇敢跨出第一步,就像星雲大師所說:「你做了,就會了。」
一位義工說:「當你已經盡力,剩下的就是等待。」原以為這是消極被動心態,後來才體會到,其實需要很大的勇氣與平靜,才會如此道出,這也是面對難關的另一種智慧。
課程來到「理解失去與悲傷」,介紹了悲傷五個階段,說明幫助他人不是要急著給建議,而是應該給予理解、陪伴與尊重,讓對方感受到「你在聆聽、陪伴及關顧」。組長Stephanie也叮嚀,關懷別人也要照顧己心,對自己懷抱慈悲,反思並改善不足,才能真正做到「自利利他」。
當我走進當地長照中心時,從不同長者的個性與人生態度中,看見面對衰老的多種可能,有人樂觀知足,有人選擇放下,也有人感到抗拒與無力,我想,老化過程最終的目標──找到生命的意義。
我喜歡和長者們分享星雲大師〈佛光祈願文〉,其中「讓自己成為心靈的富翁」,我明白到在快速變化時代,心靈富足比物質更重要,這不僅是行動上的關懷,更在每個人心田播下善的種子。
如果生命只剩三十天,生命就在呼吸之間,沒有人能預知下一秒的變化。如果能在有限時間裡創造價值、充實心靈,即便面對無常,也能坦然以對。
生命的價值不在於長度,而在於深度,這段經歷,也讓我更深刻地體會到無常與恆常的智慧。
這趟海外實習,讓我更能同理他人,也為未來邁向社工領域的自己,奠定溫暖而踏實的基礎。期許自己,能在無常中陪伴他人、傳遞力量,並持續在生命旅途中,尋找並實踐生命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