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台大率先喊話,希望今年大學學雜費能漲百分之五至百分之十。但教育部次長林聰明昨天表示,因工資、家戶所得降低,今年學雜費不一定要漲。家長及學生團體則一致反漲,並認為大學龍頭台大尤其不應該漲。
林聰明說,學雜費計算公式中的物價雖上漲,經濟成長率也上升,但工資及家戶所得反而減少,且學雜費調整還要考慮公式以外的因素,將在彙整各界意見後慎重研議,於五月中旬公布是否同意各校提出的調漲方案。
對於台大作為大學龍頭卻率先喊漲,全國家長團體聯盟理事長謝國清表示反對,他認為,台大等國立大學是接受國家及企業最多補助的學校,沒有理由先漲學費。
謝國清表示,物資、原料都漲價,但家長薪水沒跟著漲,自己小孩目前也念大學,除了註冊費,每個月還要給小孩生活零用金,「光吃飯、校外租屋漲價已經吃不消,學費還漲,負擔實在太沉重。」
「反高學費行動聯盟」召集人簡淑惠表示,台大具大學領頭角色,一旦漲學費,其他學校勢必跟進,根本不能、也不該調漲學費。
簡淑惠指出,台大學生大多是經濟較為寬裕的家庭,但台灣每年仍有超過八十萬名學生申請就學貸款,顯示許多家庭負擔不起孩子高額學費。她痛批,教育部政策應是「物資漲、學費就降」才對,如今卻反其道而行。
台大醫學系學生汪書平申請就學貸款,還得靠打工貼補生活費,他嘆說,每學期註冊費都「高人一等」,學費已經很貴,無法接受又要調漲,學校要漲也該給個理由,不是每個台大學生都有高社經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