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中訊】惠文高中國中部的國一生舒毓婷、袁苙芸、曾泓毓是「追風少女」!她們覺得操場、天文台風好大,突發奇想利用校內風力發電,節省能源。開始走遍台中梧棲、高美濕地測量風速,把成果拍成短片參加全國「新世代觀察與行動方案競賽」,獲得金質獎,也向教育部環境觀察小組申請計畫,希望實踐校內利用風力發電的構想,完成「追風少女成功記」。
物理老師舒富男表示,風力確實能轉換成電能,一般測量風速,若每秒三公尺的風速能讓一片葉片旋轉,加上風力發電機的動力,就能發電。
舒毓婷、袁苙芸、曾泓毓上網做功課,意外找到一名擅長電機、住在神岡的佟章輝,小女生戲稱他「佟達人」。她們到了佟達人的家發現,他也利用小型風力發電機,讓自己居家照明設備發光。
她們原本利用保特瓶製作風車,接上簡易的三用電表測量風速。佟達人送她們一組不鏽鋼的風力發電機,這群「追風少女」在校內天文台測得四十二福特的風力,和高美濕地相同,梧棲國小的風力二十三福特,校內操場三十二福特。
舒富男說,校園面積廣,無遮蔽物,建築高,風力其實和沿海差不多;若北部學校在冬季有東北季風,風速可能更強!
舒毓婷、袁苙芸、曾泓毓將研究成果剪輯成七分鐘短片,參加全國「新世代觀察與行動方案競賽」,一路過關斬將,獲得金質獎。
「追風少女」得獎影片:http://www.youtube.com/watchv=Jt0VJ_FMrB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