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張雅雯台北報導】一名五十多歲的王女士,家族原本就有點大腳趾外翻的特徵,她誤以為是「勞碌命」的象徵,加上職場需要穿高跟鞋,長期下來外翻角度更嚴重,腳面蹠骨關節鼓起、腳底也長了好大的繭,必須用OK繃綁腳趾,後來甚至無法走路,直到進行手術矯正,現在的她再也不羞於秀出腳趾,也終於可舒服走路了。
台北榮民總醫院骨科部醫師江昭慶表示,大腳趾外翻常見於不當的鞋子束縛,比如尖頭形的高跟鞋,但並非所有愛穿高跟鞋的人都會產生,一般認為遺傳的影響性很高,約六至九成大腳趾外翻患者有家族病史,但確實的遺傳因子仍不知;臨床上還發現,女性患者遠較男性多,比例約為九比一。
不過像王女士一樣長年忍痛的患者還不少,江昭慶表示,大腳趾外翻指的是近端蹠骨向外側突出,若帶有這個基因且長期穿高跟鞋,腳趾負重久了就容易外翻變形,當改穿較寬大鞋子的保守療法仍無效,就必須考慮手術治療。
目前手術的方式主要有兩種:一是蹠骨截骨術,可將外翻的蹠骨截一平面來矯正;另一則是破壞軟骨來矯正的關節融合術,如果患者是因為類風溼性關節炎產生極度嚴重外翻,會進行蹠趾關節融合術。
江昭慶指出,臨床上不乏有患者雖因大腳趾外翻就醫,但由於關節被破壞的範圍較廣,反而被診出罹患的是類風溼性關節炎,才得以對症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