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外電報導】活在電子化時代,電視、手機、筆電能讓人更便利,但也需付出相當大的代價:缺乏睡眠。
睡前固定要看電視、打電動打通宵、關燈前還要檢查電子郵件和手機簡訊,這個嗜好,可能已經干擾到人們的睡眠習慣。
以美國為例,位於華府的全國睡眠基金會(NSF)一項民調顯示,將近百分之九十五的民眾在睡前一小時都會使用某些電子產品,三分之二民眾坦承平日睡眠不足。
分析這項調查,每晚睡前看電視的族群,以四十六至六十四歲的中老年人占多數;三分之二的十三至十八歲青少年,以及百分之二十八的十九至二十九歲年輕族群,則有睡前打電動的習慣。百分之六十一的民眾則表示,一星期之間,有好幾個晚上睡前要使用電腦或筆電。
NSF副總裁羅森柏格在聲明中指出:「手機、電腦讓生活更便利也更有趣,但不幸的是,好幾百萬美國人因為過度使用電子產品、讓睡眠時間愈來愈少,造成隔天精神不濟、表現不佳。」
波士頓哈佛醫學院與布瑞干婦女醫院查斯樂表示,睡前暴露於人工光源會讓人增加警醒程度,並且抑制退黑激素(melatonin)分泌。退黑激素是身體入睡時,會分泌的荷爾蒙。
睡眠專家建議,青少年一晚要睡九小時又十五分鐘,但是參加這次研究的青少年,在非假日平均每晚僅睡七小時又二十六分鐘。
NSF指出,睡眠不足已對美國人的工作、心情、駕駛習慣、性生活與健康造成負面影響。
查斯樂說:「父母若要孩子在校表現良好,就把電子產品拿出小孩房間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