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張雅雯台北報導】許多人聞腎病色變,而最新研究顯示,高血壓、高血糖和高血脂等三高患者,罹慢性腎臟病的風險,約比非三高患者增一倍,醫師呼籲,護腎不能諱疾忌藥,更不宜服用來路不明的藥,應該遵醫囑控制好慢性病,且定期檢查腎功能。
腎臟病是國人十大死因之一,盛行率約百分之十一,推估全國約有兩百多萬名腎病患者。根據國民健康局最新的「台灣地區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之追蹤調查研究」顯示,患有高血壓、糖尿病和高血脂等三高患者,腎臟病的發生率及危險性顯著增加,分別是非三高患者的一點六六倍、二點三五倍及一點五八倍。
高雄醫學大學附設醫院腎臟內科醫師黃尚志表示,用藥過與不及,對預防腎臟病都不是好事,有些人誤認吃藥等於傷腎而不照醫囑服藥,不僅讓三高疾病始終控制不佳,反而加快患腎臟病的腳步;也有人為保腎吃了太多保養品或不明藥品,反受其害。
慢性腎臟病患到了末期就必須洗腎,根據台灣腎臟醫學會登錄資料顯示,截至九十七年底,計有五萬三千多名末期腎衰竭患者正接受洗腎,每年新增透析病患的成長率約百分之六,健保支出約三百多億元。
台灣腎臟醫學會透析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基隆長庚醫院腎臟科醫師陳國書說,美國腎臟登錄系統二○○九年報顯示,台灣在二○○七年腎臟透析病患發生率及盛行率雖仍居世界第一,但上升曲線已較下滑,若持續維持成果,幾年內可望擺脫洗腎王國的汙名。
陳國書呼籲,不論罹患哪項慢性病,都應定期驗血、驗尿、量血壓,如此可預防腎臟病的發生或病情惡化;此外,腎臟病也與其他疾病相互影響,因此今年世界腎臟病日就是以「保護腎臟、拯救心臟」為主題,昨日許多縣市同步舉行「愛腎保腎、腎利人生」園遊會,提供檢測服務,幫助民眾建立正確的腎臟病防治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