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西遊記」,讀到觀世音菩薩對玄奘法師說:
「有緣得遇就相識,般若還歸本道場。」
心中一陣歡喜,想起以前讀詩經,其中卷二〈擊鼓五章〉有:
「死生契闊,與子成說,執子之手,與子偕老。」
少女情懷,無限夢想,感動羨慕這般信誓旦旦之外,更盼望能在人生旅途上得遇訂下生死契約的人。及至年事漸長,才知那只是一件美麗的痴心。
想起多年前的一天午後,與潘人木阿姨相約老地方││阿含小館,享用著特有的七巧飯和懶人麵,漫談中提到到生命流動這似乎老說不清楚的事,我說:
「我期待自己今生不要再有所虧欠,否則必得輪迴再來世間……」
潘阿姨卻接著說:
「可是我想再來,因為我覺得自己還有很多事情可以做得更好,可以幫助更多的人。到西方極樂世界沒事做啊!」
潘阿姨就是這麼一個如此慈悲的人,當時的他雖然年逾八十,卻熱心不減,他總告訴我,想為孩子們做些什麼。當年的五月中旬,我為她編製由國語日報社出版的一套五本「愛的小書」,並規畫舉辦新書發表會,事前,他告訴我他想說的話:
「孩子的教育,與孩子的互動是一種藝術,是沒有成規的。」
這就是十足人性的潘阿姨。
聽了他說「還想再來」的心願,我心頭一熱,說:
「心淨國土淨,極樂世界是修行(修正自己的行為)的境界,修行圓滿,想幫助眾生可以再來娑婆世界,這是清清楚楚知道自己為什麼要來,而不是因果輪迴而來,稱為『乘願再來』,您當然可以來,只要發了菩提心、有願力。」
看我這後生晚輩說得這般認真,潘阿姨慈愛的呵呵笑了起來,說:
「那……我們相約,可以一起再來!」
天!我怎敢當!與潘阿姨相約………
我歡喜又有點兒驚慌的,心中卻也相當堅定的回答:
「好!」
事情好像就這麼決定了。
菩薩清涼月,長遊畢竟空,為償多劫願,浩蕩赴前程。
潘阿姨是兒童文學界的菩薩!喔,應該不僅限於兒童文學。
這是在二○○二年的春天裡,我和菩薩的相約……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