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這幾年,創意已經變成一門顯學,政府部門以及各級機關學校,或多或少都會提到創意、創新、創業的三創領域。
既然創意是必然趨勢,就有必要認真探討如何提高成功機率,據悉,我國的官方統計資料顯示,一百個專利當中大約只有三個能夠商品化販售,而已商品化成功者又僅有十分之一能夠暢銷大賣,於是有所謂「創新發明的千分之三門檻」一詞,道盡從事創新發明的機會與風險。
有興趣從事創新發明活動的朋友,筆者建議可多觀察生活中普受民眾接受與使用的產品,了解其結構、材料、製造方法等等,這種習慣可降低創新發明失敗率。以套疊與滑移定位結構為例,已廣泛應用在生活中許多習用產品,例如雨傘、柺杖、收音機天線、指揮棒、行李箱拉桿的伸縮收合等等。住在桃園的一位發明家戴先生,有一次注意到眷村的榮民伯伯,右手拄根拐杖,左肩扛把雨傘,樣子很滑稽卻很務實,因為市售的拐杖傘使用時,只能選擇傘功能或拐杖功能其中一種,榮民伯伯碰過下雨天路面濕滑,最需要撐拐杖卻沒得用的困窘,榮民伯伯告訴戴先生:怎麼沒人發明更實用的拐杖傘啊!
戴先生有簡單且實用的解決方法,利用套疊與滑移定位原理,將拐杖的直徑設計成小於雨傘桿的直徑,拐杖平常是套藏在雨傘桿裡頭,需要用到時連同握把頭抽出即可撐用,而雨傘本身則沒有彎形握把,此發明經過三年研發已商品化成功,也將參加四月份在法國舉辦的巴黎國際發明展,預計將會有很不錯的成績。
筆者也曾運用套疊與滑移定位原理,發明了系列組合式扳手產品,特點在於使用扳手或螺絲起子,真正會與螺絲頭接觸的長度並不長,只要扳手最前端的一字形或十字形或六角形完好,就能夠順利旋鬆或轉緊螺絲。
六角扳手組將較大的尺寸做成中空筒狀,套在較小尺寸的實心六角扳手上,可前後滑移並且定位,隨意選擇用大或小的尺寸,每一組有六個尺寸選擇,輕便的設計比起傳統的六角扳手,省了很多的珍貴鋼鐵用量,屬於從環保觀念出發的創新設計。
此外,如圖所示,組合方式並非只能六角扳手搭配六角扳手,也可以設計成一字起子搭配套筒扳手,可以依實際需求改變組合方式。為何會有這種發明?有一次筆者在研發可走可溜兩用輪鞋時,老是弄丟最常用的4mm尺寸六角扳手,因此想設計一種類似瑞士刀結構的組合扳手,碰巧又看到家中小朋有將六角螺帽套在筷子上玩耍,這種套疊結構正好可以運用,再透過觀察市售雨傘桿、柺杖桿、收音機天線、行李箱拉桿的伸縮收合機構,新的發明幾個月後就完成模型並取得了專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