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說明附佛外道所發之邪見:
(二)因禪而發附佛外道之邪見
1.犢子見
若於禪定功德支「觀支」中,認為有一個「不可說我」(補特伽羅,阿賴耶識)的存在,不在「過去、現在、未來、無為」的四句中,而立第五「不可說我」(補特伽羅)中。認為:「諸法若離補特伽羅,無從前世轉至後世,依補特伽羅可說有移轉」。引發此種見解時,聰明伶利,能問、能答,迅速敏捷,難以相對。這是「犢子部邪見」發。
2.方廣見
若於禪定功德支「觀支」中,認為一切法不生不滅,空無所有,譬如兔角、龜毛常無。以此空見,不知假有,故失「世俗諦」義。既執著邪空,迷於正空,亦喪失「真諦」。此為「方廣道人邪見」發。
(三)因禪而發的佛法內外道見
1.三藏教四見
※有門見
三藏教的四見:「有見、空見、亦有亦無見、非有非無見」,若於禪定功德支「觀支」中,推尋諸法是無常、生滅不住的;人、我雖如龜毛、兔角不可得,但仔細分析,尚有微細的法塵存在,而計為實法。依此所發的見解,認為世間雖是無常、因緣性空,但有「法相」、有「相用」。若是三賢位(注{1})的人,有些微道念與解悟同時生起,能調伏煩惱,入方便位(注{2})。雖能了解無常之理,但增長諍競之心,煩惱愈來愈熾盛,此為「有門見」發相。
※空門見
若於禪定功德支「觀支」中,忽然生起對「空」的理解,言世間是無常生滅,一切法是假有的,感受是假合而有的,名稱也是假合而有,以種種方便,分析萬法入空。此種見解聰明銳利,問難破他,應用神速,無人能敵,此為「空門邪見」發相。
※亦有亦無見
若於禪定功德支「觀支」中,計著一切法是「亦有、亦無」。若入此種見解,問難就無窮無盡,只重論議,並未發真正的禪定,此為「亦有亦無見」發相。「非有非無見」,也是如此。
以上四門,若能通達真理實相,則成正見;若不知方便善巧,則墮入四見之中,此為佛法內邪人所觀之邪見。
注解:
{1}三賢:指修善根以制伏煩惱,使心調和之三種修行階位。可分小乘之總相念處、別相念處、五停心觀,及大乘之十住、十行、十回向三位。
{2}方便位:意指三賢位與四善根位(內凡位)合稱七方便位,乃入見道之準備修行階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