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話中國人】君子的交友之道

易中天 |2011.02.23
1283觀看次
字級

朋友有兩種,一種是有益的,另一種則是有害的。孔子曾經提出過「益友」的三個條件。

首先是「直」。直不但是心理不拐彎(正直),而且是嘴上也不拐彎(直率)。一般人,做到「正派」並不難,做到「正直」就難一些了。而要能夠看到別人的缺點、錯誤就說出來,尤其是敢於對自己親近的人(如朋友)直統統地說出來,做到「直率」,就非常之難。難之一在於礙於情面,很難說出口;難之二在於顧忌功利,很難下決心。於人有損(傷了對方的面子),於己無利,便很難會有人去做這種「蠢事」。然而直言雖然難聽,卻是出於「真愛」。故如能得一「直友」,實乃人生之大幸。

其次是「諒」。朋友犯了錯誤,自己能夠「諒解」;或做了對不起自己的事,自己能夠「原諒」,這並不算很難。但是,要真正站在對方的立場上,設身處地地予以「體諒」,就不容易了。尤其是他做了公認「不仁不義」的事,直接損害了自己,又沒有道歉,還能不顧自己背上黑鍋而予以「曲諒」,那就真是其難無比!

一個看重名譽的人,為了名聲而「直」,還不難;一個追求實利的人,要他不顧名聲而「曲」,也不難;而要一個既不顧名聲又不顧實利的人地去「曲諒」朋友,就幾乎難得「不合情理」。但有這樣的朋友,才是真朋友。

第三就是「多聞」了。博學多聞的人,當然也是「益友」。相反則是「損友」。「損友」也有三個特點。第一,外表堂堂正正,但說的都是官話、客套話、場面上的應酬話,表面上無可挑剔,內心卻並不正義,所以是「不直」;第二,只知逢迎討好對方,甚至不惜附和錯誤,「指鹿為馬」,表面體貼諒解,內心卻並無真誠,所以是「不諒」;第三,誇誇其談,言不及義,表面上能言善辯,內心卻胸無點墨,當然不能算作「多聞」。這三種人,頗具迷惑性,其實最害人,所以是「損友」。因此,君子的交友之道,就有以下幾項原則:

第一是「尚自然」。不強交,不苟交。真正的朋友總是可遇而不可求的,你可以去尋找機遇,但不能製造機遇。輕率就更不好,「生死之交一碗酒」,爽則爽矣,其實靠不住。

第二是「超功利」。因「利」而勾結者,不能叫「朋友」,只能叫「朋黨」(狐朋狗黨)。這種人,因唯利是圖,所以利益相同時,便狼狽為奸;無利可圖時,便作鳥獸散;一旦利害衝突,便反目為仇,互相廝咬,哪裡還有情誼可言?只有因「義」而結交者,才既可為正義而併肩戰鬥,也才可能在一方有過時,敢於直言成為「直友」,或因大義而曲諒其小過,成為「諒友」。

第三是「去嫌疑」。朋友之交,貴在忠信,一有狐疑,便生隙。故曰「識人不可不真,疑心不可不去,小嫌不可不略。」其中最難做到的是「小嫌不可不略」。因為正派人都難免清高甚至孤高,常自詡為「眼裡容不得一粒砂子」。對自己固然要求嚴格,對他人要求也不會低,而且往往認為那不過是「起碼」的要求。於是,小有不滿,便課以大罪名,一心只想關係正了又正,友誼純了又純。結果,「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最後只能孤立自己。真正的「君子之交」,誠應「大行不顧細謹,大禮不辭小讓」,著眼大處,不拘小節,求同存異,才是長久之計。

第四是「多寬容」。寬容是雙向的。既要對朋友寬容,也要對自己寬容。不能因為自己做得到,就指責他人有過失;也不能因為自己做不到,就覺得沒臉見人。「金無足赤,人非聖賢」,每個人,都有力所能及者,有力所不能及者。所以,既不必苛求於人,亦不必苛求於己,以免失去了朋友之間的平等。

第五是「有肝膽」。能不能「去嫌疑」而「多寬容」,全在於有無「肝膽」;而有沒有「肝膽」,又全在於是不是「超功利」。實際上,君子因為重義輕利,個人的成敗得失都無所縈懷,自然胸懷坦蕩;小人因為重利輕義,或害怕所求不可得,或害怕所得不能保,自然患得患失。這就叫「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與人交往時,君子襟懷坦白,安詳舒泰,從不以強凌弱,仗勢欺人;小人則衿己傲物,唯恐失尊,難免盛氣凌人,不依不饒。這就叫「君子泰而不驕,小人驕而不泰」。

同理,君子求義,只須反躬自省

;小人逐利,勢必趨炎附勢。這就叫「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求諸己者,衿而不爭,群而不黨,自然淡泊寧靜;求諸人者,相互勾結,相互利用,少不了吃吃喝喝,說些甜言蜜語,給些蠅頭小利。這就叫「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甜如蜜」。益友與損友,豈非正是君子與小人之別?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