貓是許多人最愛的寵物,但是中國生肖年有鼠、狗,為何就沒有貓年呢?這是許多人愛問的問題。也許有人會煞有介事地講,玉帝以賽跑選十二生肖,老鼠投機取巧占了首位,而貓由於睡懶覺沒選上,老鼠譏笑貓,貓勃然大怒,從此以鼠為食。

這當然只是民間傳說,不足為憑。有學者認為,十二生肖源自十二地支,最早用於計時,後來才用於紀年。古代天文學家將晝夜分為十二時辰,同時他們在觀天象時,依照十二種動物的生活習慣和活動的時辰,確定了十二生肖。
譬如鼠,在子時頻繁活動;牛習慣丑時吃草。這其中沒有貓的位置,為什麼沒貓的位置呢?我們可以給十二生肖大致分為兩類,一類是先人敬畏的動物,譬如虎、龍、蛇、猴,一類是先人比較常見的動物,所謂牛、馬、羊、雞、狗、豬六畜,牠們在生肖中占據了半壁江山,剩下的鼠、兔也跟先人有過「親密接觸」,是先人起居、耕種的「害蟲」。
至於貓,被人類馴化比較晚,有說古埃及人五千年前將其馴化,最新考古證明九千年前古塞浦路斯人已經馴化了貓,這兩個數位都大大低於六畜。而中國人養貓更晚,有說戰國,有說隋朝,無論戰國或隋朝,十二生肖早已誕生,貓當然無緣忝列其中了。
有意思的是,中國的近鄰越南有貓年,而無兔年。為什麼會這樣呢?一種說法是,十二生肖紀年法傳入越南時,「卯兔」的「卯」與漢語「貓」的讀音相似,結果「卯年」誤讀成「貓年」。
另一種說法是,當時越南尚沒有兔這種動物,因此用貓來代替,兔年也就成了貓年了。此說很可疑,全世界有四十五種兔,其中有緬甸兔,緬甸與越南相距不遠,越南人沒理由沒見過兔子。還有一種說法比較現代,說越南人重視生態平衡,不讓老鼠在生肖中稱雄。孰是孰非,我們中國人很難搞明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