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眼睛乾澀,整日對著電腦,真是苦了這雙目。尋明目清火之物,記起枸杞芽。
《本草綱目》裡「春採枸杞葉,名天精草。」天精草即枸杞嫩芽。窗外明媚的春光,一瀉千里,在樹木新葉間閃爍,讓人恍惚陶醉。走進鄉間的田埂邊,溝道旁,盡眼是吐綠的小草,我在其間搜尋枸杞芽兒,發現,蹲下,輕輕採下放於籃中。放眼田野,有一種闊寂的安靜。
其實,枸杞的生命力,極其旺盛,只要有一個縫,一點土,插上一枝,有點雨水,它即能長根,發芽。三月的枸杞藤,亮出芽尖青青嫩嫩,軟枝顛蕩,柔莖輕搖。
枸杞芽採擷回家,用清水淘淨,大凡野菜,多味微苦,用開水燙一下,即去苦味。加點蒜粒,淋點香油和醋,涼拌枸杞尖,即可上桌,食之,彷彿嗅到泥土的芬芳。亦可用油鹽清炒即食,野菜多為蔬菜中隱士,不宜與肉類搭配。
《詩經》裡曾多處提到枸杞。從《國風‧將仲子》:「無折我樹杞」看,西周時期杞農已有自己的枸杞園子,「我的枸杞是不允許別人折摘的。」
一種植物,長在深山密林裡,它能聽到山泉、鳥鳴、花兒笑、枝葉展,木倒枯葉散的聲音,它身上暗匿人性的悲歡。《詩經》中〈小雅〉、〈鹿鳴之什〉、〈杕杜〉是夫妻間的思念詩。王家國事無窮盡,男人服役,女人因思念而觸痛,又不便在眾人面前流露,「我到北山崖去採把枸杞。」這是為思念找出口。手心裡枸杞記錄著思念之苦,雲煙繚繞的路盡頭,會突然出現我熟悉的影子?思念,像蝴蝶一樣翻飛在心海……
多年前,春暖,陽光絲綢般流淌。餐桌上一碗墨綠的湯,他說,是河邊野生枸杞的嫩芽,《紅樓夢》裡:「前兒三姑娘和寶姑娘偶然商議了要吃個油鹽炒菜芽兒來……」中的「菜芽兒」即枸杞芽。他津津樂道著,枸杞芽清火明目,係養生菜。那湯的顏色讓人頗不爽,黑綠,我說野菜有毒,傲然轉身,只見他一口一口喝下……。後來我遠離了枸杞芽,遠離了他。
塵世裡,遊走著,風霜雨雪,愛也無著,所以頹廢這樣深。一日,想起了他,無法抑制地思念,霜降一樣地覆蓋我,閉上雙眼,河之對岸布滿他的影子,心不可遏制地揪痛一下,幾滴淚簌簌滾落。
陽光的午後,用透明的玻璃杯,泡枸杞芽茶,開水沿著杯緣緩緩注入,葉兒在清亮的水裡,飄浮成翠綠的霧,放眼望去,綠的無一雜色,心也隨著清爽明亮。輕←一口,舌尖細品,淡淡的微苦,然後是一縷一縷的清香,縈繞於舌根,之後變淡,靜靜沉下去。
一杯枸杞芽茶詮釋盡生活的滋味。人生修行在光陰裡,常由濃烈轉至淡然,樸素是最美的風景,淡成生活裡的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