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國際書展的「不丹:幸福的國度」主題國策畫有兩大焦點,其一,不丹的出版產業,規畫專區介紹不丹出版品,呈現近20類別的各領域出版品,包括醫學、語言、建築、歷史、文化、環境等書籍;其二,介紹不丹的文化特色,如不丹的皇家珍藏展與生活。讓我們先解讀不丹的基礎檔案。
地理位置與環境
不丹,是不丹王國的簡稱,位於中國和印度之間喜馬拉雅山脈東段南坡的一個內陸國,西北部、北部和東北部與中國接壤,西部、南部與印度、錫金、西孟加拉邦交界,地理上屬南亞區域。
不丹北部山區屬阿爾卑斯氣候,十分寒冷,中部河谷比較溫和,南部丘陵平原屬於溫潤的亞熱帶氣候。全國森林覆蓋率為百分之七十二,為南亞第一,國內最高山峰為位於中國和不丹的邊境地區的干卡本森峰,高度有海拔千五百七十公尺。
歷史與文化
「不丹」兩字,當地意為「竺域」,也就是雷、龍之地;在梵語中,則有「吐蕃的終結」之意,因為七世紀起不丹屬於吐蕃。八世紀,佛教蓮花生大士曾至不丹傳教。
九世紀開始形成獨立部落,十二世紀後藏傳佛教巴噶舉派逐漸掌權,而行政教合一。十八世紀後期英國入侵,淪為英國的保護地,一九○七年建立不丹王國,對外關係仍接受英國「指導」;一九四九年八月與印度簽約,對外關係換為印度「指導」。
一九七一年不丹加入聯合國,一九七三年成為不結盟運動成員,一九八五年成為南亞區域合作聯盟成員。
不丹是一個全民信教的宗教國家,國教是金剛乘,主要是巴噶舉派,另有百分之二十五的人信奉印度教。最早的寺廟建於西元六三七年。不丹也有苯教,但大部分已經被紅教吸收。
不丹有一百二十萬人口,主要居民為不丹族和尼泊爾族,不丹族大都分布在西部,約為人口的百分之六十五,尼泊爾族分布在南部,百分之三十五,另外還有藏族。
宗喀語和英語為官方用語,國內教育、醫療等社會服務都是免費的。為了保留傳統文化,民眾上班、上學必須穿著傳統服裝,建築必須跟從傳統的風格。
射箭是不丹的國術。不丹的弓箭手也曾參加過奧林匹克運動會,可是慘遭淘汰。因為奧運明文規定,參賽者賽前不得飲用任何酒類飲品,但不丹的弓箭手在飲酒之後可射三百公尺的距離,而奧運會規定的距離只有九十公尺,這也是不丹人引以為傲的。
不丹是少數可以實行一妻多夫及一夫多妻的國家,二○○四年十二月七日,不丹政府宣布了世界上第一道全國全面禁菸令,居民不准在公共場所抽菸,也不准在任何外地抽菸。
物產與經濟
森林覆蓋率百分之七十二。名木花草聞名於世,主要樹種有菩提樹、橡樹和松樹;礦石有白雲石、石墨等。農業和林業為經濟主導,百分之七十四的就業人口從事於農、牧、林業,農產品以每年一收之稻米、玉米、小麥等為主。工業則以生產日用品和食物加工的小型企業為主。
過去不丹一直與世隔絕,一九七四年才開放外國人士入境,從此旅遊業成為另一個重要經濟支柱。雖然對旅客並無限額,但觀光客只能參加受政府嚴密監督的觀光行程,為保護不丹的自然環境及古老文化,在當地旅遊每天都要交兩百美元的稅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