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褔報佛學院的讀者朋友們,看過今天課文裡佛陀開示的「掃地五德」,我想您在大掃除時,應該會以愉悅的心情展開工作吧!如果府上有小朋友的話,記得帶他們一起大掃除,因為從小參與家事,不但能建構更好的腦神經網絡,對於做事的輕重緩急、先後順序,也比較有整體概念。
佛陀開示掃地的五種功德,讓我想起上個月到馬來西亞弘法,有位青年分享他到佛光山的一段感言。
幾年前他曾經來過佛光山,主要是想看看出家的朋友;見面前,行經大雄寶殿的長廊,看到一位出家師父在掃地。他心想:「還說什麼遠大的前程,原來不過是個掃街者!」在他的概念裡,清道夫是很卑微的,朋友怎會放棄所有的成就,跑去出家呢?
但是,他參加「短期出家修道會」之後,才明白法無高下,是自己用世俗的眼光妄生分別;在參與出坡的當下,練習用謙卑的心,讓每一個念頭與「道」契合,而真正體會到什麼是佛道,什麼是修行。出堂後,他再跑去看那位掃地的比丘僧,終於看懂了,原來那位比丘是以掃地在說法啊!
這位青年的一番話,不禁讓我想起馬丁路德‧金恩博士的名言:「一個人若是人們口中的掃街者,他掃地時,應該像米開朗基羅作畫、貝多芬作曲,或是莎士比亞作詩那般投入。他應該把街道掃得非常乾淨,讓天上諸神與地上眾人皆為之駐足說:『這裡住了一位偉大的掃街者,他把工作做得太棒了。』」所以下次如果您到山上來,看到專心掃地或照顧園藝的法師,包含在街道上負責清潔的人,別小看他們,因為當他們投入工作的時候,連天神都在讚嘆呢!
說到天神,年關將至,應該也要說說年俗的話題。以農曆十二月二十四日送神來說,送的是與飲食生活最相關的灶神。只是古代用爐灶燒材煮飯菜,所以灶王爺的臉總是熏得黑黑的,現在改用瓦斯爐、電鍋了,灶王爺是不是要改為白臉呢?或者說,已經不用灶了,還有灶王爺嗎?我認為,這樣的傳說是中華文化敬天畏神的精神表現,意思是家裡有護法神看著,不可以做出違背天理的事。此外,也是定下一個時間表,讓大家清一清累積一年的塵埃。
注重「慎始」的中國人,為求新的一年大吉大利,習俗上也有許多禁忌要遵守。例如禁止掃地、洗衣與丟垃圾,以免把家中的福氣、財氣給掃出去。我倒認為,這是為了體恤家庭主婦一年來的辛勞,加上才剛大掃除,所以放家務假;初二回娘家,特別在女權不彰的年代,是保護婦女的權益;走春拜年維繫了人與人之間的情誼:不准討債或吵架,也都是人情味的表現。您認為呢?
福報佛學院的讀者朋友,一元復始,萬象更新,在送走虎將軍迎接兔元帥的時間點上,回頭看看中國年俗的禁忌與行事,是不是也能看出老祖宗的巧智慧心呢?且讓我們互相勉勵,迎向全新的一年,處處用心,事事順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