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上萬牛奶瓶 英男子成立博物館

 |2011.01.23
1115觀看次
字級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英國一名曾經擔任送牛奶工人,現年三十三歲的保羅‧魯克喜歡收集各式各樣的牛奶瓶。現在他家中收藏的牛奶瓶已超過一萬個,儼然成為一座迷你牛奶瓶博物館。

目前住在英格蘭艾塞克斯郡的魯克,九歲時為賺取零用錢而開始幫忙送牛奶,擔任送奶工的助手。他表示,收藏牛奶瓶的想法始於一九八七年上學時。當時他看到一種牛奶瓶身有麥片廣告,這吸引他的注意,於是開始收集各種不同的牛奶瓶。

由於家裡空間不大,收藏的牛奶瓶愈來愈多,魯克不得不在後花園建造了一個存放牛奶瓶的儲藏室。

英國第一個牛奶瓶是一八八○年「快運乳業公司」生產的,當時的瓶子是用瓷瓶塞,一天以馬車運送四次。在一八九四年「巴氏滅菌法」發明後,牛奶經消毒儲存時間延長,一天只需運送一次。

據了解,魯克收藏的年代最久遠的牛奶瓶可追溯到一八九○年代。他表示,早期的牛奶瓶是綠色玻璃瓶,牛奶是直接從桶子中舀出來灌裝的,但那樣並不衛生。而他自己最喜歡的收藏,是一九五○年代那種瓶身有三到四種顏色廣告的牛奶瓶,而這些廣告大多是推銷乳製品或黃油。

現在有些牛奶瓶已成「絕版珍品」,魯克表示,不想為這些收藏品估價,因為這些牛奶瓶是「牛奶產業的發展史」。

魯克還成立名為「牛奶瓶新聞」(Milk Bottle News)的網站,每天為粉絲傳遞關於牛奶瓶的各種新聞。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