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我沒有得到,終不知自己失去過什麼。」
這是我第四次參加短期出家,為了更深刻體驗不一樣的人生、細品佛門中一草一木、一粥一食,動靜間的妙法與莊嚴,所得到的感悟。
前面兩天依舊是辛苦的開始,站、跪、拜,好不容易習慣了海青,再來又得加上袈裟。不過一切都會倒吃甘蔗,更能行禮如儀。尤其課程裡的每位授課法師,個個都是「深入經藏,智慧如海」的人天師範,兼具幽默、風趣的本領,內容也因應現在社會趨勢,未與之脫節。課堂中總會傳來一陣又一陣哄堂大笑的法喜之聲,而這些幽默與風趣無不是與佛法相關,誰說佛法難懂、嚴肅,甚至無趣?
適逢「佛陀紀念館」興建,因此我們很有福報一起參與「撿石頭」的興建工作。撿石頭看似簡單的工作,但每一位參與的法師,他們臉上掛著神聖、珍惜表情,不厭其煩地告訴我們:一時千載、千載一時,這是可遇不可求的機緣,並殷殷叮嚀大家要發願。法師們的一言一語,深深鼓勵了每位戒子的「心」、「手」,原來撿石頭也有許多佛法、人生道理在裡頭,因此大家在撿石頭當下都充滿了歡喜與感恩。過程中,讓我感悟了「發願」兩個字的真正涵義,就如一位法師說:「凡我所觸之地、所撿之石,皆能與人結好緣,清淨歡喜。」「發願」是一種發自內心,心包太虛的祝福,並非狹隘的對外「求」。
於是,我當下立刻發願:「現在起,凡事都要發善願。」以後,無論手邊做的是什麼工作,自己都要透過發願,把歡喜、祝福散播出去。如此默想,一陣法喜竟充滿心靈,好像全身的細胞都被喜悅的餘音繞樑、不絕於耳,像寫詩一般,發願的念力一字一句優雅的飄然而至!
七天如夢般,一下子就結束了,我們各自回到自己的崗位,回到原來的身分,但那七天不只是七天,而是一輩子的咀嚼與含蘊,是亮照久遠佛道路上的日月星辰。
最後,請容我發願:「凡看過此文者,皆與佛有緣,能具足因緣,一生至少體驗一次短期出家,體驗那份隨緣、自在、放下的輕安。」
(本文為短期出家戒子心得)鵱
註:佛光山第69期短期出家修道會將於1月23日~29日舉行,詳情請見佛光山全球資訊網http://www.fgs.org.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