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靈如塵】輕盈的閱讀

潘姝苗 |2011.01.20
1258觀看次
字級

朱天文說,「生活這麼重,而閱讀,使我們輕盈。」一句話便擊中了我。每個生命是不同的,即便有重量跟輕盈,一定要有重量,重量就是你的現實。朱天文,便是因為能通過寫作,過非常簡單的生活。

朱天文出身文學世家,妹妹朱天心也是台灣著名作家。五十四歲的朱天文生於台灣高雄鳳山,先後就讀於中山女高,淡江大學英文系。十六歲即發表小說處女作。大學畢業時,朱天文在自傳性散文〈牧羊橋,再見〉中寫道:「我但願永遠在白衣黑裙的時代,為她的一顰一笑驚心動魄,日子是痛楚而又喜悅的,人彷彿整個飽滿透明了,牽動一下,就要碎得滿地。」也正是她的充滿古典浪漫主義的內心,使她清冷文字背後布滿熱愛和眷戀。一九九四年六月,朱天文以《荒人手記》摘取首屆《中國時報》百萬小說獎桂冠。

緣於書香的薰染,她恬靜溫柔,被讀者粉絲們戲稱是永遠的「老少女」。有人曾形容朱天文,有一雙亮晶晶的眼睛,有一張童女似的澄淨的臉。許多學者把朱天文稱作和張愛玲一樣的天才。大學時代的朱天文,與妹妹朱天心等學友一起,主持《三三集刊》。他們把刊物打散,到幾所校園裡擺攤賣,成績慘澹。提及那段經歷,朱天文仍然回味,「本來賣書一事算得幾何,好在我們做來都把它超越了事務性,只見人氣人意的悠遊,便可保證三三的事業的確越做越大。」正當她心底喜歡,四年後,老師胡蘭成逝世,《三三集刊》停辦。朱氏姐妹開始依據個人的興趣,「各自去畫自己的龍,去跑自己的野馬」。

資深主持梁文道如此介紹天文,「你會發現她有一種很浪漫的情懷,但是另一方面,又有一些溫情脈脈的一種兒女情長的東西在裡面,這種革命與古典的糾結,非常奇怪。」在鳳凰衛視的《開卷八分鐘》節目裡,梁文道專門為觀眾朗讀朱天文的十萬言長篇《荒人手記》。曾經的朱天文,不僅辦過雜誌,辦過書坊,更是導演侯孝賢的「御用編劇」。從一九八三年《小畢的故事》開始,直到上世紀九○年代初,朱天文平均每年為侯孝賢貢獻一部電影劇本。即便有這般豐厚業績,朱天文依然謙以「業餘」自居,並輕描淡寫道:編劇之於我,不過是謀生手段,用來養活自己寫小說。寫作才是我的安身立命之道。在她心底,寫作像佛家念珠打坐一樣,是一種狀態,一種修為。在她看來,每天到書桌前,蹭一點蹭一點,那天即便沒寫東西,可是你在那個狀態裡頭。仍然處在一個不斷開發、摸索、發現的狀態,就足以支撐你在嘈雜的生活風浪裡有一個定風珠。

「很安定,你安身立命的就是這個書桌。」近年來,為了維護這樣入定的狀態,朱天文保持每天八、九點鐘起床,沖杯咖啡,餵了貓,便早早地坐到書桌前,進行寫作或者閱讀。遺憾的是,這樣的作坊式寫作,是朱天文五十歲以後才培養起來的。因一寫七年的《巫言》遲遲收不了尾,第八年才下定決心訓練出來。

「生活原本就很沉重,人也並不自由,但閱讀可以讓人脫離地心引力,盡情飛翔。」時光漸老,將這名白衣黑裙的浪漫少女鑄造為「巫」。在飄渺的歲月裡閱讀朱天文,所有的東西無非是我看見,我記得,我寫下,輕靈如塵。鵱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