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盡頭 再獲亞洲週刊10大小說

 |2011.01.20
760觀看次
字級

【本報台北訊】作家李永平以《大河盡頭》(下卷:山)拿下二○ 一一台北國際書展大獎,又再獲《亞洲週刊》評選為「二○一○十大小說」;作家李敖作品《陽痿美國》被《亞洲週刊》選為「二○一○ 非小說十大好書」。

出生英屬婆羅洲的李永平,中學畢業後來台就學,自台大外文系畢業後赴美深造,曾在台灣多所大學執教。讀者對李永平作品其實未必陌生,長銷書《曠野的聲音》就是由他所譯。

李永平在二○○八年所寫的《大河盡頭》(上卷:溯流)曾獲二○ 一○第三屆「紅樓夢獎:世界華文長篇小說獎」專家推薦獎;去年九月發行的《大河盡頭》(下卷:山)除獲《亞洲週刊》「二○一○十大小說」肯定外,也已拿下二○一一台北國際書展「小說類」書展大獎。

另外,「二○一○非小說十大好書」部分,其中作家李敖費時兩年寫出的《陽痿美國》入圍。

《亞洲週刊》寫道,李敖保持「永遠的反對派」角色,和「語不驚人死不休」的文風,細數美國有史以來的倒行逆施,將多任美國總統痛斥一通,對美國盡興的嘻笑、怒罵,顯示他解讀美國史的細膩與功力。

香港作家潘慧嫻以七○年代末曾在香港地產界工作經驗,透過《地產霸權》一書戳破「地產業帶動香港繁榮」的神話。她在書中指出,香港地產業扼殺中小企業的生存空間,走向跨行業壟斷,操控香港人的衣食住行。

在香港編輯發行的《亞洲週刊》每年會選出「十大小說」和「十大好書」。

《亞洲週刊》本周公布評選出的「二○一○十大小說」包括張煒的《你在高原》、李永平的《大河盡頭》(下卷:山)、施叔青的《三世人》、哈金的《落地》、韓寒的《一九八八:我想和這個世界談談》、黎紫書的《告別的年代》、劉亮程的《鑿空》、董啟章的《學習年代》、李劼的《上海往事》、高平的《倉央嘉措》十部小說,透過文字探索全球華人社會轉型期的時代秘密。

「二○一○非小說十大好書」部分,則包括熊培雲的《重新發現社會》、章東磐的《國家記憶》、北島的《城門開》、王奇生的《黨員、黨權與黨爭》、鄭永年的《中國模式》、梁鴻的《中國在梁莊》、潘慧嫻的《地產霸權》、李敖的《陽痿美國》、崔衛平的《思想與鄉愁》、吳樹的《誰在拍賣中國》,這十本書重新發現社會和歷史的秘密。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