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園第一隻人工哺育成功的侏儒河馬「小侏」,已經四個月大了!近日正式跟著媽媽到戶外探索、與遊客見面。
小侏於去年九月十五日出生,現在開始學吃草了。台北市立動物園園長葉傑生表示,侏儒河馬深紫黑的體色,可愛的模樣讓人印象深刻,是珍貴稀有的保育類動物,牠的棲息地是在非洲西部,野外數量估計約二千至三千隻,是珍稀保育動物。由於侏儒河馬是夜行性動物,又隱密地生活在森林或沼澤,不像親戚非洲河馬那麼為人熟悉,直到十九世紀才知道牠的生活範圍。
小侏的爸爸是夏傑,媽媽是嬌秋,出生時體重將近六公斤,其實是媽媽的第三胎,可惜之前的小寶寶,因媽媽乳房炎,出生沒多久就夭折。有了前面的經驗,動物園的營養師特別調製不同於一般草食動物、蛋白質濃度更高的配方,小侏也很適應動物園調配的代乳,動物管理員在代替媽媽餵養十天後,媽媽的乳房便恢復健康,管理員也將小侏還給媽媽。
嬌秋是很盡責的媽媽,將小侏照顧得很好,因此每當動物管理員想要幫小侏量體重時,總要費一盡工夫:先將室內燈關掉,把自己隱藏起來,再將活動門打開,等小侏或媽媽嬌秋走到隔壁時,再迅速關上門。最後一次為小侏量體重是去年十一月底,那時已有二○‧三公斤,估計目前已經有三十公斤重。
近日一波波冷氣團降臨,動物保母發現,侏儒河馬親子白天總會躲在展示場最避風的角落,而且媽媽會躺在小侏的外側,為寶寶擋住冷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