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點鬣狗(Crocuta crocuta)長相雖不討喜,卻是家喻戶曉的卡通明星,李安電影中也有牠的身影,大家看到牠的第一印象多半為:好像狗狗!個性或許很溫馴吧。其實,斑點鬣狗的下顎,是哺乳動物中最強而有力的,咬合力超過人類十倍以上,是連獅子都敬畏三分的強勁對手。
台灣目前唯一的一對斑點鬣狗,生活在台北市立動物園的非洲動物區,神似家中寵物的牠,並不如外表般溫和。國家地理頻道(National Geography)曾經報導,斑點鬣狗的下顎,是哺乳動物中最強而有力的,可以輕易咬碎動物的骨頭。
地理頻道曾實地測量了幾種動物的咬合力,進行比較。人類的咬合力平均最大值約三十六公斤;亞成年雄獅的咬合力則有三百一十三公斤;根據記載,成年斑點鬣狗的咬合力約四百五十三公斤,超過人類咬合力的十二倍。若是在動物園裡餵食牛骨,斑點鬣狗一口就能輕易咬斷。
斑點鬣狗常被歸納為吃腐肉的動物,但其實牠們任何肉類都吃,是一種演化很成功的食肉動物,牠們會根據情勢判斷,做出最有利的選擇,如由自己狩獵、搶奪別人的獵物,或是乖乖等其他動物吃剩的殘渣。比方說,牠們遇到獅群進食時,會乖乖在旁等候;但如遇上落單的獅子,牠們就在旁又叫又喊,擾得那頭獅子食不下嚥、自動走開時,斑點鬣狗便趁機搶走獵物。
在野外,魚、龜、人、犀牛、河馬、小象、斑馬、穿山甲、蟒蛇等都是牠的菜單,一餐可吃下十四點五公斤的肉,每次食量達體重的三分之一。
分布在非洲的斑點鬣狗適應力很強,可以生活在沙漠和茂密森林以外的地方,但最常出現在草原上,儘管斑點鬣狗的奔跑速度不算太快,大約只有時速五十公里左右,但牠們的耐力可以持續跑數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