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外電報導】澳洲昆士蘭中部從上月下旬起,持續遭到豪雨和洪水侵襲,不僅對當地經濟造成重大損失,對生態環境也是一次嚴重的破壞,不少野生動物也淪為「災民」。
澳洲蝙蝠診所及野生動物災變創傷中心(Australian Bat Clinic and Wildlife Trauma Centre)主任崔西威伯利率領護養員,過去幾星期在黃金海岸(Gold Coast)拯救了一百三十隻蝙蝠。威伯利表示,在二○○八年的颱風季節,他們曾救了三百五十隻蝙蝠,但今年這樣惡劣的天氣,可能會有更多「蝙蝠災民」。
這批蝙蝠寶寶大約四星期大,分別來自黃金海岸幾個蝙蝠棲息地,目前被安置在艾雲斯鎮(Advancetown)的蝙蝠診所。護養員發現牠們時,都匍匐在地上,身上布滿了蛆蟲和蒼蠅卵,這使牠們更易受到傷害。威伯利表示,撇開洪水不談,這也是個不自然的現象,顯示環境出了麻煩。
蝙蝠是生態環境中的晴雨表,其角色有如「煤礦中的金絲雀」││相傳金絲雀對有毒氣體十分敏感,十七世紀英國煤礦工會將金絲雀放入礦井,以檢測內部空氣品質,倘若嬌嫩脆弱的金絲雀窒息死亡,表示礦井裡的空氣可能使人中毒,煤礦工人便會立刻撤離。
護理人員使用奶瓶餵養這些倖存的蝙蝠寶寶,同時給牠們裹上衣服、小毛毯,或送入加護病房,並餵食營養豐富的代乳,以幫助它們保暖和繼續成長,直到四星期後牠們學會飛行。比起家園陷入淤泥的人類災民來說,牠們也算是「幸福孤兒」了。
這所救助中心專門照料患病或受傷的蝙蝠,其中又以果蝠為主,其資金完全依靠社會各界人士捐贈,以支付救助蝙蝠所需的藥品和人力費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