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育部長吳清基(中)昨天表揚四位傑出通識教育教師,獲獎學者包括台師大教授陳炳宏(左起)、南華教授林明炤、台大特聘教授黃俊傑、暨大教授陳建良。圖/記者羅智華
【記者羅智華台中報導】教育部長吳清基昨天頒獎表揚傑出通識教育教師,獲獎學者包括南華大學教授林明炤、台灣師範大學教授陳炳宏、暨南國際大學教授陳建良、台灣大學特聘教授黃俊傑。四位得獎者來自不同領域,但對通識教育的付出同樣用心。
教育部顧問室表示,「通識教育教師獎」是教師個人教學的最高榮譽,每位得獎者將獲頒獎狀、獎座與獎金三十萬元。
「通識教育不只是老師由上而下的傳授,還有學生由下而上的互動回饋。」南華大學自然生物科技學系教授林明炤,是此次唯一獲獎的私立大學教師。他對通識教育充滿熱情,不但打破大學生將通識課程視為「營養學分」的刻板印象,還透過小組討論、隨堂考等方式讓學生學習,更協助教師建立標準化的通識教育評分模式。
不只如此,為讓學生認識生態多樣性,他還將南華校園化身為「生物大觀園」,帶領學生探訪昆蟲之美。林明炤語重心長地說,他希望學生能從通識教育課程發掘自身興趣,進而結合專業,走出自己的一片天。
在台大任教長達四十年的黃俊傑,一語道出學生最缺乏的就是心靈與生命教育,他強調,通識教育目標之一,就是幫學生了解生命意義與價值。為讓學生沉澱身心,他每次上課前都會播放音樂營造心靈的寧靜氛圍,並積極推動「經典閱讀」。
長年觀察教育變化,黃俊傑表示,這幾年,高等教育價值觀扭曲,讓傳道授業解惑淪為「教育買賣」,學生變成知識百貨公司的消費者,老師則成為販售知識的售貨員,令人心痛。他強調,各大學應積極扎根通識教育,讓學生建立人文素養,更培養感恩之心。
暨大教經濟學的陳建良教授,為將理論與生活結合,他運用巧思設計「經濟學行動劇」,將艱澀的貨幣乘數、財政政策等學術理論,化為劇本創作與課堂演出,把經濟理論變得平易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