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黃琬婷曾代表北一女入選亞太國際學生嘉年華會代表。
永春高中三年級學生周儀(左)是黏多醣症協會義工。圖/記者羅智華
【記者羅智華台北報導】賣菜阿嬤陳樹菊因默默行善,成為令人感佩的台灣之光,為鼓勵更多學生成為「青年陳樹菊」,美國教育測驗服務社(ETS)昨天舉行「青年社會公益行動論壇暨ETS多益獎學金頒獎典禮」,五十位英語流利且熱心公益的學子齊聚,討論如何透過一己之力讓社會更美好。
出席論壇的環境與發展基金會董事長柴松林表示,二十一世紀的現代公民,除要具備與時俱進的學習能力,更要懂得「傾聽」別人心聲與需要,他勉勵年輕學子,不只要充實自我,更要幫助有需要的人。
ETS台灣區代表總經理王星威說,很多人總以為只有家境好才能培養出英語能力好的孩子,其實不然。這次獲獎的五十位學生,就有五分之一來自單親或經濟弱勢家庭,他們不但沒自暴自棄,反而更努力學習,不只英語好,更懂得運用所學幫助弱勢,有人到印度擔任愛滋宣導義工,也有人前往蘭嶼教學童英文。
就讀高雄醫學大學後醫學系的余正元,就以成為「無國界醫生」為目標,希望能前往世界各地為窮人治病。
台大法律系四年級的黃琬婷,五歲那年,父親鼻咽癌過世,母親扛起一家六口的生活重擔;因家境貧困,黃琬婷讀北一女的學費是向親友籌措來的。儘管如此,她並未意志消沉,反而積極運用英國BBC廣播節目,學會流利英語。
積極學習的她,曾代表北一女入選「亞太國際學生嘉年華會代表」、也曾受邀參加美國太空總署科學營。黃琬婷說,畢業後,除了以考上司法官為第一目標外,也希望運用所學為台灣發聲、幫助更多人。
永春高中三年級學生周儀,年紀輕輕就成為黏多醣症協會義工,不但擔任協會翻譯,還因為她出色的外語能力,協助爭取到世界黏多醣症大會籌備委員會在台灣舉行的主辦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