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滋味】門裡門外

達亮 |2011.01.05
1844觀看次
字級



門,是通向各處的第一關,預示著開始。

雙扇為門,單扇為戶,甲骨文字最先畫下了兩個象形符號。《韓非子》:「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獸眾,人民不勝禽獸大蛇。有聖人作,構木為巢,以避群害,而民悅之,使王天下,號有巢氏。」是他,從無到有———有巢,實現了人類居住史的一次偉大變革。

華夏歷史多「門」。邑門、裡門、閭門……諸多名目,不同於宅門,有別於城門,是具有轄制住戶和治安防盜作用的居住街區的出入口。「空門」是吸納印度佛教文化;「午門」地位尊嚴,百官下馬,更因殺氣太重,讓人陡然心寒;「龍門」魚躍,是眾多求仕者夢寐以求的目標,而其中透出際遇變化的世態炎涼。於是,歷史的風風雨雨,門總要首當其衝。唐初李世民,不是導演過玄武門之變?「蘇門四學士」、「一門三進士」的美譽,則完全是家學淵遠,非權勢、錢財所能比擬。

人一輩子,都在門裡門外行走。生活中的門形形色色,家門、校門、前門、後門、大門、小門、官門、財門,牢門,空門,儒門……從門裡來,又要進門裡去。作為人,同樣設置許許多多的門。眼睛是一扇門;送別時,高擎的手臂是一扇門;輸送食物和傳播語言的嘴巴是一扇門,但這門最好關緊些;心靈是一扇門,能感應人間的冷暖。

當我們被這門或那門拒絕時,常常歎息:命運並不掌握在自己手裡,也不掌握在上帝手裡,而是掌握在權力手裡。哀歎之後,又漸漸習慣於關閉的門,習慣於閉門造車或自尋其樂。可悲而又顯得無可奈何。

每個人都喜歡按照意願做事,選擇想進的門。然而,生活常常給我們開玩笑。譬如,有的門你不想進去卻被硬推著進去。有的門你想進去而不讓你進去。有的門正想走進去,可往裡面一瞧,不是同路人而不願進去。有的門你進去了等於沒進去。有的門禁止通行,偏偏絡繹不絕,比如「後門」。幸福之門令人神往,但走進去需要耗盡一生。愛情之門充滿誘惑,但門內並不都是仙景。公園之門可隨意出入,但只能欣賞。酒店之門布滿陰謀,你餓著肚子進去,癟著荷包出來。

門半開,這是誘惑之門。門外的人躊躇遲疑,不知如何選擇?網路上也有太多的「門」,電腦漏洞叫「後門」,谷歌的「色情門」。「門」已然成為網路的流行語,它起源於著名的「水門事件」,自此,「門」就被用來指代一些「帶有爆炸性的事件及新聞」。

公司解雇了我們,也不是什麼壞事。當一扇門關上時,千萬不要把自己也關在裡面,世界上不止一個門,我們要能走出去。選擇是一道門檻,捨棄門裡的生活,選擇門外的天地,無疑門裡的生活是平靜溫暖的,門外的生活難免風吹雨打。正因為這樣,作出選擇更需要勇氣和膽量。

門是誘人的,門又是可怖的。你說門像什麼?像反芻動物張著的大口,我們是口中的食物。當我們心力交瘁時,才真正品出人生滋味,於是漸漸理解門,漸漸理解人生。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