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影記事】台灣電影史

文建會 |2011.01.01
1277觀看次
字級

西元1942年-民國31年,昭和17年

●台灣興行統治會社成立。

西元1943年-民國32年,昭和18年

●1月,據1943年出版台灣年鑑記載,1942年全島電影院49家,台北市16家,基隆五家,台中、台南、高雄各4家,嘉義、新竹各一家。

●3月,松竹、滿映、台灣合拍《沙鴦之鐘》,李香蘭主演,由執導《金色夜叉》的清水宏導演,原住民參加演出。

●3月27日,台灣映畫協會收買台北英商辦事處,設沖印錄音技術室。加強拍國策宣傳片。

●9月30日,何非光在重慶導演《氣壯山河》尚未完成,又開拍《血濺櫻花》,表現優異,為台灣人爭光。

●10月,台人張天賜在滿映編導第6部片《白馬將軍》後受重視,與日本名導演地位相等。

●10月,台灣電映畫會完成皇民化影片《戰爭與訓練》,是台灣日治時代最後一片。有歡送志願兵出征場面。



西元1944年-- 民國33年,昭和19年

●3月,台南州電影協會舉辦電影巡迴,放映時局電影及戰爭電影,並舉辦放映人員講習會。

●10月,台北、高雄遭受空襲,部份戲院停業,物資極為缺乏,觀眾稀少。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