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明村媽媽的紅龜粿口感很紮實、Q軟,咬下去十分有彈性而且不黏牙,吃完一整顆也不會膩,不輸現在有名的汐止老街紅龜粿呢!
在屏東縣內埔鄉大武山腳下有四個純樸的村子,除了我從小長大的上龍泉村,還有下龍泉村、龍潭村和黎明村。黎明村距離我家大約半小時腳程,也是我阿爸成長的故鄉,姑姑叔叔們都住在那裡。
村裡玄天上帝廟的隔壁住了一位媽媽,只記得她很會做紅龜粿,有紅豆、綠豆的餡,還有很特別、用米和花生做的餡。她的紅龜粿口感很紮實、Q軟,咬下去十分有彈性而且不黏牙,吃完一整塊也不會膩,不輸現在很有名的汐止老街紅龜粿呢!
我從小看這位媽媽做紅龜粿,算算年紀,她現在應該是位七十多歲的老婆婆了吧
!別小看這一塊塊紅龜粿,她可是靠這些親手做出來的粿獨自養大幾個孩子,現在每一位子女都很有出息,在國外念博士呢
!她的紅龜粿因此被當地人尊稱為「博士粿」。黎明村的紅龜粿媽媽跟我母親一樣,都展現出台灣早期婦女默默付出的堅強與韌性!
紅龜粿是把糯米用水泡一整晚,磨成漿後再用布綁起來,用木頭以槓桿原理壓出水來,拌入黃砂糖,搓揉變細之後,捏成小塊下去蒸煮,出來後經過染色、包餡,再拿去蒸幾個小時就完成了。底下放的是香蕉葉,那香味會在蒸時一起融進去,別有一番風味。
紅龜粿雖然做工有點繁複,但逢年過節尤其中元普度時還是大受歡迎,家家戶戶都會準備。黎明村的媽媽做紅龜粿已經熟練到光用手感就能秤斤論兩,不用道具,隨手揀個米酒瓶就能把花生壓碎,當成餡料包進去,一秤一揉一包,彈指間已是將近一甲子的功力。
我媽也會做紅龜粿,但沒有黎明村媽媽好吃。不過媽媽很會變通,甜的紅龜粿做完,就用糯米加油蔥做成鹹粿,做粿剩下的材料就做成花生麻糬或年糕。我也很愛吃炸年糕,過年時鄰居們彼此表心意,做了許多年糕互送,常常囤積到發霉,我們還會把霉刮掉裹上麵粉再去炸,也一樣好吃!
那個時代媽媽們親手做這些米類製品,已經是日常生活中的必備技能,例如端午節也會包粽子,只是媽媽的粽子料都很少,一整顆胖胖的幾乎都是糯米飯,豬肉只有一小塊,害羞的藏在最裡面。
味道禁得起時間的考驗不會走味,真是很難得的一件事。黎明村的紅龜粿媽媽至今還在賣粿,那份手工的堅持,與望子女成龍鳳的心意,才讓好滋味吃了幾十年都不曾消失。
寶春師傅報乎你知:
黎明老店(廟邊)
地址:屏東鄉內埔鄉黎明村黎東路290號
電話:(08)770-1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