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瑞娟台北報導】鮮奶是高營養價值飲品,由於營養成分高,因此殺菌工作重要。國內長期以來主要以高溫殺菌為主,但國外許多國家發展攝氏七十二度低溫殺菌技術已逾百年;低溫殺菌可維持免疫球蛋白與乳鐵蛋白活性,並抑制大腸桿菌、輪狀病毒、七十一型腸病毒生長。
馬偕醫院台北院區營養課課長趙強指出,由於免疫球蛋白與乳鐵蛋白對高溫敏感,高溫殺菌會破壞其活性。
免疫球蛋白,俗稱抗體,具有調節人體免疫、抑制病原菌與破壞輪狀病毒功效,每天飲用三百五十五西西低溫殺菌鮮乳,相當於食入十點六五公克的免疫球蛋白,可以協助人體抵抗腸病毒型大腸桿菌的感染。
生乳中免疫球蛋白分為IgA、IgG、IgM三類,其中IgG所占比率最高,每人每天飲用一杯低溫殺菌鮮乳,即可獲得具免疫功效IgG的有效劑量。
他說,乳鐵蛋白具有吸附鐵的能力,可達到抑菌、調節免疫效果;可抑制七十一型腸病毒,其效果甚至是人乳乳鐵蛋白的五至十倍。
此外,乳鐵蛋白也可抑制沙門氏菌、金黃葡萄球菌病原菌生長。
趙強表示,國人應養成每日飲用一至二杯鮮乳的習慣,並建議選擇低溫殺菌鮮乳。
去年起,農委會開始推動國內乳業升級計畫,輔導廠商生產低溫殺菌鮮乳;食品工業發展研究所也已發展出一套薄膜除菌技術,可保留免疫球蛋白、乳鐵蛋白活性。
此技術已移轉給廠商應用,期保有生乳更多營養成分,提高國人飲用鮮乳意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