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緩和醫療的故事】越洋電話陪父親臨終

周希諴 |2010.12.21
709觀看次
字級

阿歐伯往生後,隔天小樺跟我說:

「阿芬很孝順,上個月阿歐伯情況一度不好,公事繁忙的她,還特地回國陪爸爸一個月,兩星期前因為公司業務的關係,不得不又回英國。」

「看得出來他們父女之間感情很深,不過,昨天如此危急的狀況,面對家人如此的慌亂,妳是如何決定先打電話、而非順著阿歐伯家人的意見,繼續施打明知已經沒什麼作用,只會讓病人受苦的急救藥物呢?」

「我只是將心比心。還記得當年把我從小帶大的祖父,快要過世時,我正在外地工作。當我那天收到病危通知,急著搭高鐵要趕回南部家鄉時,當下心裡頭只想著,明明平常速度很快的高鐵,那天怎麼跑得特別慢?」

「唉-,真的很煎熬。」

「我記得當時我只能一路在高鐵上流淚,祈求老天爺多給我一些時間。我真恨不得身上長了一雙翅膀,能立即飛回去,不知道有多好,因為我真的好想立刻飛到我阿公的身旁,親口跟他說,他對我的生命是多麼的重要…」

「原來『喪親而來不及道別的痛』,早已烙印在妳的心頭了。」

「唉-,真的很痛,都已經好幾年了,但直到現在只要一想起來,心裡還是很痛…」

「小樺妳好棒,為了不讓別人再受此苦痛而感到遺憾,能用妳慈悲心所產生臨機應變的佛智引導阿芬,讓阿芬父女能生死兩無憾。」

小樺若有所思、似乎仍陷在回憶中半閉著眼說:「要是能親口在天人永別前說出來,真的能讓心裡平安許多。」

「嗯,小樺妳已抓到預防高危險性哀傷家屬的重點,就是能在最愛的人斷氣前,親口向他道出『愛、感激、道歉與祝福(道別)』的四件事。」

「對啊,這樣不但能讓對方聽的見,其實也讓自己內心的潛意識能聽見。」

「阿歐伯的故事告訴我們在現代社會裡,尤其當前世界各國交通發達,五大洲三大洋,空間距離早已不再是隔閡,但對於送親人臨終,卻不一定能夠來得及陪侍在側,但雖然『海內存知己』,其實只要有心,依舊可以透過現代科技的傳訊設備以及錄影,幫這對父女完成愛的連結,讓相隔兩大洲的親子,實現『陪伴善終零距離』的心願。」(下)

(作者為中山醫院緩和病房主任 周希諴)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