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歐伯往生後,隔天小樺跟我說:
「阿芬很孝順,上個月阿歐伯情況一度不好,公事繁忙的她,還特地回國陪爸爸一個月,兩星期前因為公司業務的關係,不得不又回英國。」
「看得出來他們父女之間感情很深,不過,昨天如此危急的狀況,面對家人如此的慌亂,妳是如何決定先打電話、而非順著阿歐伯家人的意見,繼續施打明知已經沒什麼作用,只會讓病人受苦的急救藥物呢?」
「我只是將心比心。還記得當年把我從小帶大的祖父,快要過世時,我正在外地工作。當我那天收到病危通知,急著搭高鐵要趕回南部家鄉時,當下心裡頭只想著,明明平常速度很快的高鐵,那天怎麼跑得特別慢?」
「唉-,真的很煎熬。」
「我記得當時我只能一路在高鐵上流淚,祈求老天爺多給我一些時間。我真恨不得身上長了一雙翅膀,能立即飛回去,不知道有多好,因為我真的好想立刻飛到我阿公的身旁,親口跟他說,他對我的生命是多麼的重要…」
「原來『喪親而來不及道別的痛』,早已烙印在妳的心頭了。」
「唉-,真的很痛,都已經好幾年了,但直到現在只要一想起來,心裡還是很痛…」
「小樺妳好棒,為了不讓別人再受此苦痛而感到遺憾,能用妳慈悲心所產生臨機應變的佛智引導阿芬,讓阿芬父女能生死兩無憾。」
小樺若有所思、似乎仍陷在回憶中半閉著眼說:「要是能親口在天人永別前說出來,真的能讓心裡平安許多。」
「嗯,小樺妳已抓到預防高危險性哀傷家屬的重點,就是能在最愛的人斷氣前,親口向他道出『愛、感激、道歉與祝福(道別)』的四件事。」
「對啊,這樣不但能讓對方聽的見,其實也讓自己內心的潛意識能聽見。」
「阿歐伯的故事告訴我們在現代社會裡,尤其當前世界各國交通發達,五大洲三大洋,空間距離早已不再是隔閡,但對於送親人臨終,卻不一定能夠來得及陪侍在側,但雖然『海內存知己』,其實只要有心,依舊可以透過現代科技的傳訊設備以及錄影,幫這對父女完成愛的連結,讓相隔兩大洲的親子,實現『陪伴善終零距離』的心願。」(下)
(作者為中山醫院緩和病房主任 周希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