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百態】──談老態 回眸一笑百紋生

吳東權 |2010.12.20
1595觀看次
字級

俗言:人上六十,一年比一年老;人上七十,一月比一月老;人上八十,一天比一天老;人上九十,一刻比一刻老。此話當真?

除了仙佛,任何人都會老,而且每個人都怕老,人老了有三大缺陷:第一是老態難看、第二是老身多病、第三是老命會死。其中病可求醫治療,死則一了百了,唯獨老態龍鍾、雞皮鶴髮、彎腰駝背、皺紋滿臉、步履蹣跚、白眉禿頂無法改變。從前有詩形容老態:「眼花耳聾精神減,氣短神衰話不齊;頭搖手顫兩腿軟,涕淚縱橫尿淋漓。」到了這樣的邋遢形象,那真是人生無法擺脫的悲哀。

借用白居易〈長恨歌〉中的兩句詩改幾個字:「回眸一笑百紋生,滿臉斑點無顏色。」不正好寫出了老態的容貌麼?

一個人的老態,最先出現在容貌上,鬢髮飛霜,加上皺紋布臉,那魚尾紋(烏鴉腳)首先發難,抬頭紋、法令紋(虎紋、笑紋)、皺眉紋立即響應,像藤蘿附壁,不分晝夜,偷偷地爬上面龐,再往頸子下延伸,鏤下深刻的頸紋,一付儼然老矣的姿態顯已成型。北周庾信的〈竹杖賦〉云:「噫,子老矣!鶴髮雞皮,蓬頭歷齒。」所謂「雞皮鶴髮」這句成語,原來出自庾信。

其實,視力和牙齒也是老態的特徵,在以往,四十歲上下,即已視茫茫、髮蒼蒼、齒牙動搖,現代人託科技進步之福,視茫茫可配老花眼鏡,髮蒼蒼可用染髮劑,齒牙動搖可裝義齒植牙,這三方面都可以藉手術掩飾老態,唯有臉上的紋路,就像雕刻的刀痕、水面的漣漪一樣,總是毫不保留地顯現出來,不過現在有許多整容手術,用拉皮的方法,將臉皮拉扯緊繃,用打玻尿酸方式,讓臉部,保持光滑等等。

有個拉皮的笑話:有位婦女數度進行臉部拉皮,將下巴頸部的皮往上拉,美容師告訴她不能再拉了,她堅持再拉,美容師只好照拉,手術完成後,她突然發現脖子上長出了一顆喉結。美容師說:「那不是喉結,是你自己的肚臍眼。」

儘管有許多方法可使臉部的老態抹平,但是畢竟還是留有斧鑿之痕,笑起來像個懸絲傀儡,表情很不自然,縱然頭髮染得黑油油的、臉皮拉得光滑滑的、假牙裝得白皚皚的、兩腮也擦得紅粉粉的,可是一開口,聲音粗啞了;一走動,步履蹣跚了;一轉身,動作遲緩了;一說話,詞意重複了;一做事,手腳不靈了;一大早,就睡不著了;一坐下,就想打瞌睡;一吹風,就會打噴嚏;一進餐,就會掉飯菜;一聊天,就提當年事,種種現象,還是處處都在凸顯老態的存在。

老,是人生必經的驛站,能夠通過這個驛站,算是幸運的人生,不幸的人生是尚未通過這一驛站,就直接到達終站,駕返道山了。

所以老並不可畏,也不必懊惱,反而應該高興才對,因為我們居然能夠過五關斬六將,度過多少危殆、戰勝多少病魔、消滅多少細菌、躲過多少災禍,而從青年、中年、盛年而安全上壘,扺達老年,這豈不是一件值得鼓掌慶賀的事麼?

白居易詩云:「老態忽忘絲管裡,衰顏宜解酒杯中。」意思是說不必太在意老態的存在,喝杯酒就可忘掉一切,事實上,酒是解不了衰顏的,唯有從自己的心理建設做起,忘掉了年齡、不要做生日、不要照鏡子、不擺老架子。宋代詩人陸游八十歲時,還不覺得自己已經老了,竟常吟「短帽簪花舞道旁,年高八十尚清狂。」「花前自笑童心在,更伴群兒竹馬戲。」「八十可憐心尚孩,看山看水不知回。」有這樣的心情,根本不把老態當成一回事,老態又能奈我何?

只要我們不在乎老,心情一直保持年輕,動作繼續俐落,生活充滿朝氣,心理抱著希望,精神有所寄托,老態就會知難而退,不敢冒然降臨。

所以說:別怕自己會變老,只怕想老老不成!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