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知識】植物抗風之謎

北耕 |2010.12.20
842觀看次
字級

科學家發現植物比建築有更好的抗風本領,如在廈門颱風過後,椰子樹和木麻黃受破壞最小;在青島海邊,口紅楠、山茶、黑松、大葉黃楊、大葉明頹子的抗風性能也很強。

生物學家觀察了植物是如何應付圍繞在它們周圍的風和流動的波浪的。美國的生物學博士拍攝到,當風洞中的樹受到風的連續擊打時,葉子會緊緊捲曲成一個流線型的圓錐形。

美國紐約大學的數學家用肥皂薄膜和玻璃纖維做的實驗,又揭示了樹枝何以能耐得住颶風的基本原理。

這個實驗使用了一個有肥皂水的容器,肥皂水沿著兩條垂直路線穩定持續地向下噴出,在水流的途中引出一個肥皂薄膜,讓它以每秒○.五至三公分的速度在水流中划動。然後在肥皂薄膜中放入了一小截柔軟的玻璃纖維,發現玻璃纖維變彎曲了,隨後便飛快地旋轉起來。

這個實驗再次發現了樹枝在風中的搖擺模式。

生物學家還發現,像水仙花一類的植物,在狂風中不但會彎曲,還會發生必要的扭曲,這些扭曲使得水仙花的花瓣扭轉過來,以花瓣的背面來迎著狂風。在風洞中實驗表明,當水仙花的花背對著狂風時,風對它們的牽引力減少了三分之二。

為什麼會出現這種現象呢?這是因為水仙花擁有一種不對稱的特殊結構,使得它們能夠在風中扭曲自如。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