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人都認為學校是教導學生勤儉的地方,但諷刺的是恰恰相反,奢侈浪費的情況令人咋舌,以往為了爭取教科文預算,國會殿堂還演出全武行,如今校園用錢無度,沒有花在刀口上,形成該花的不花,不該花的卻亂花。
筆者任教學校的新校長,覺得校門不夠氣派而改裝,原先完好的地磚,全數打掉更新,所費不貲;地下停車庫的通氣塔,十二年換了三次,也換了三任校長,因為每一任校長都嫌不美觀,也有人說是形狀不太吉祥,而報請改建,教育局也同意撥款,但男生廁所小便斗一排七個壞掉三個,卻久久不報修。
學校為了看起來美觀整齊,要求段考考卷每頁都要加上校名作刊頭,為了擔心試卷短少,每班每科多準備約十餘份考卷;有些通知單只要公布一張,其餘口頭通知即可,卻每人發一張,這些都浪費了不少紙張和印刷品。
這不但顯示學校節約觀念須加強,現在連發票都電子化,校園e化卻牛步化,得加快腳步了。
石武雄(北縣鶯歌/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