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mart power 巧實力
美國哈佛大學教授約瑟夫.奈伊(Joseph S. Nye Jr.)來台訪問並發表演講時指出,依中共解放軍目前實力推測,還無法輕易拿下台灣;美國對台軍售目的,是希望提供台灣更多和中方談判籌碼,因此,台灣持續爭取國防武力自衛的同時,也應和中方展開和平對話,這就是他一直提倡的「巧實力」(smart power)最佳示範。
經濟對話開啟後,奈伊希望兩岸也能在政治上有良好的對話,雖然北京不會讓台灣擁有主權,但「台灣還是應該努力爭取,至少在國際上要有自己的聲音」。「軟實力」(soft power)是指以說服力及吸引力,逐步獲得政策效果;「硬實力」(hard power)則是以威脅及強制方式達成政策目標。
曾任美國助理國防部長及副國務次卿的奈伊指出,對美軍購其實已不是台灣和大陸談判的唯一籌碼,軟實力才是解決辦法的長遠之道。舉例來說,台灣的民主價值和自由市場,不但能爭取歐美各國認同,也會吸引大陸年輕人,這就是軟實力的巧妙之處,比硬實力更能解決問題。
PISA 國際學生能力評量計畫
2009年「國際學生能力評量計畫」(PISA)日前公布,在閱讀、數學和科學3項素養評比,首次參加的上海奪得三冠王;第2次參加的台灣3項名次都退步,閱讀退到23名,數學從上次冠軍掉到第5,科學也從第4名下滑到12名,在兩岸三地敬陪末席。
所謂PISA,是Programme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的簡稱,由經濟合作發展組織(OECD)主辦,評量全球15歲學生的關鍵知能,測量閱讀、數學、科學3科素養,3年評量1次,這次有65國及地區參與。上海、新加坡都是首次參加,上海3科素養都奪冠,新加坡和香港皆為前5名,且每項都領先台灣。
台灣PISA國家研究中心計畫主持人洪碧霞指出,台灣之所以退步,和台灣「未積極讓自己進步有關」。她指出,德國為此項評比改革課程,香港也更改課程、教學和評量;上海則將之當成國家考試,被抽到的學生很有榮譽感。教育部強調,將與國科會組專案小組,提具體改善計畫,並建立可和國際標準接軌的學習評量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