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全國的柏油路面工程,竟約每四、五件就有一件不合格,簡直遭透了!道路工程弊端叢生,台南地檢署查獲不肖廠商買通材料實驗室,掉包道路取樣試體造假,讓道路工程偷工減料現形。為防止「路見不平」,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上月進行道路施工品質大抽查,將底價五千萬以下的中小型道路列為查核重點,要查驗「低價得標」廠商有無不法情事。
工程會於全國標案資訊系統中,挑選出近日已完工或即將完工、標比低於八成(即低價得標廠商,例如底價五千萬,以四千萬以下的預算決標)的中小型道路工程,共計一百件、分布於北中南東十四個縣市。
在結合政風單位查驗其瀝青混凝土鋪面(柏油路)工程後,赫然發現,瀝青含油量的平均合格率為百分之七十八、壓實度為百分之七十九、厚度為百分之八十五、道路平整度為百分之七十八。等於一百件裡就有二十件以上不合格,每四、五件就有一件。
其中又以嘉南、高屏、台東等縣市的合格率最低,約莫都在七成以下,還有低於五成的,剛好印證南檢的偵辦行動。
工程會官員表示,含油量不足,代表道路耐久性、排水性差;壓實度不足,路面會凹陷彎曲;厚度不足,代表偷工減料:平整度不足,車輛行駛易顛簸、不適。官員也坦言,「此結果不盡理想,簡直遭透了,」偷工減料、道路坑坑洞洞、凹凸不平已達「非常嚴重」程度,影響民眾行的安全甚鉅。
工程會除要求廠商重做或補強,負責招標的鄉鎮市公所,也需一併檢討疏失;近日也發動第二波查核,以後將每月即期公布合格率,後續還要建立全國道路評比機制,持續道路工程大掃黑。
抽查的十四個縣市包括台北市、台北縣、桃園縣、苗栗縣、台中縣、彰化縣、南投縣、雲林縣、嘉義縣、台南縣、高雄市、高雄縣、屏東縣、台東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