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代健保再度「推陳出新」,新版草案將以個人總所得為主,納入年終獎金、股利、分紅等個人經常薪資以外的收入,同時將菸品健康捐、證交稅列入,只是這個新版本真能讓行政院、立委點頭,民眾接受嗎?
其實,衛生署的基調一直都沒變,變數在朝野立委質疑「計算標準」,但計算標準涉及稅務問題,財政部怎可能為了健保費馬上修法,所以,財政部立刻表示,健保財務應是自償性質,把證交稅納入健保收入,「有說不通」;而且,即使財政部要修法,也緩不濟急。
如果新版本爭議仍多,恐怕衛生署還得再擬,只是立委各有「算計」,沒有同站在全民的立基點上,各有各的盤算,而且多少和選舉有關,因此可預見,衛生署再新再好的版本,恐怕難讓所有立委滿意,還是會有波折。
為什麼這麼說?看看美國,總統歐巴馬將原有健保制度推向更「廣大」的民眾,讓更多人受益,不過,此舉衝擊保險業者與少數富者的特殊利益,他們反對最力,而他們所支持的共和黨,在期中選舉大勝,因素之一就是歐巴馬的健保政策,而選後也傳出共和黨要修改歐巴馬的政策。
兩相對比,台灣部分媒體與立委們嘲諷二代健保改來改去,是「父子騎驢」的產品,卻沒有想到「推手」並不是衛生署。
台灣健保制度國際上有口皆碑,如今二代健保爭議不斷,是全民受害,立委審議須以全民利益為唯一考量,衛生署雖以專業力求完美,但應跳脫專業迷思,顧及實際狀況,別只顧著擴大費基,傷害占大多數的受薪階層,並向全民說明清楚二代健保的精神及內容,也要與其他部會協調,免得到處碰壁。
人言(台北市/文字工作者)